就诊时间:年7月。
患者主诉:因“发热伴胸闷气喘10天”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咳嗽、咳痰,胸部X线提示:肺炎,给予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胸闷、憋气,活动后明显,胸部CT示两肺感染、肺水肿待排、双侧胸腔积液,血常规明显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收呼吸科入院治疗。
危险因素:吸烟史20年,每日20支。
既往史:有血小板增多症病史10年
个人史:吸烟史20年。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90/68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平卧位,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第一心音低,律齐,心率9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WBC20.7×/L,N92.2%,Pit×/L;1.72ng/ml;U/L。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ST-T异常。
彩色超声诊断报告:
初步诊断病症:1、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2、血小板增多症。
诊断依据:1、有血小板增多症病史10年;2、有发热伴胸闷气喘症状;3、cTnI、LDH升高;4、心电图:ST-T改变;5、2DE: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给药情况:1)拜阿司匹灵mg负荷剂量mgqd;2)波立维mg负荷剂量75mgqd;3)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4)可定10mgpoqd;5)克赛u皮下注射bid;6)静脉应用抗生素。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入院第四天。
造影前用药:造影前给予肝素0单位。
造影结果(一):右冠通畅,至左冠脉形成侧支循环。
造影结果(二):左主干末端完全闭塞。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左主干末端完全闭塞,RCA至左冠脉形成侧支循环。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做介入治疗。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入院第四天。
术中用药:术中追加肝素单位。
手术过程(一):选用6FEBU3.5指引导管,分别送入BMW、Runthrough导引导丝至LAD、LCX、中间支远段。
手术过程(二):用球囊Apex2.5×1.5mm至左主干末端及左前降支近段病变处预扩张。
手术过程(三):选用3.5×24mmExcel支架,12atm,扩张释放支架。
手术过程(四):高压球囊Quantum4.0×12mm在左主干及左前降支近段支架内,15atm,后扩张多次,造影结果无残留狭窄,TIMI3级血流,无并发症。
PCI术后及随访术后给药情况:拜阿司匹灵mgqd;波立维75mgbi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qd;科素亚25mgqd;可定10mgqd;克赛u皮下注射bid;静脉应用抗生素,并减量。
术后: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减轻。无明显发热、咳嗽、咳痰症状。7月23日复查胸部CT平扫示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减少。7月23日复查心脏超声: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心扩大,心功能减低,心包积液量减少。7月24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14.98×/L↑;血小板计数×/L↑;中性粒细胞比率74.31%↑;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0.16ng/mL。
考虑患者血小板明显增多,与其充分沟通抗血小板药物由波立维75mgbid改为倍林达90mgbid。因心脏扩大、心功能低下、血压偏低、心率偏快,科素亚继续给予25mg/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由47.5mg/日增加至95mg/日。
术后10天左右复查血细胞、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除血小板明显增多外,无明显异常,患者无明显不适,出院进一步治疗。
随访结果:出院后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一个月后患者诉心悸,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日增加至.75mg/日,并加用参松养心胶囊3粒tid,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听诊早搏明显减少。PCI术后三个月后(年10月21日)复查超声心动图,心腔缩小、室壁运动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EF从0.34至0.51)随访至今患者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
彩色超声诊断报告(-10-21):
病例总结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1、该患者有血小板增多症病史10年余,未进行正规治疗。2、除吸烟外,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发病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心电图无明显ST段抬高,极易漏诊、误诊。4、血小板增多症为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以血小板显著增多,伴有出血或血栓形成,伴或者不伴肝、脾肿大为特征。5、血小板增多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为血栓与出血,最多见的是肢体血管血栓形成,而并发冠状动脉内血栓致急性心肌梗死不多见,尤其是不伴随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更为少见。
用药经验:AMI患者运用β-受体阻滞剂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受益:1、降低心肌收缩力、心率及血压,减少心肌耗氧;2、缩小梗死范围,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医生介绍丁建东,男,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民盟江苏省委医卫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江苏省心血管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现代医学》杂志编委。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心病的诊治,冠心病、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工作。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中华系列杂志3篇,参编学术专著6部。曾任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心脏青年学组委员、江苏省超声医学分会心脏青年学组委员、第一届南京预防医学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员。年获江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年、年分别获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各一项(第一作者),年获南京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第一作者)。目前主持并完成南京市政府、东南大学科研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省市课题多项。
白癜风怎么治疗和控制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