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心律失常会引起猝死吗?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有一定的节律稳定性的,如果出现过快或是过慢,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严重的时候可能引发猝死,因此不容忽视。
心脏就是一个永不停跳的“泵”,只不过泵出来的不是水而是血液。当心脏不收缩或“无效”收缩时,心脏无法完成泵血功能,就会造成全身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这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被称为“致死性心律失常”。
专家介绍说,恶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多种多样。据临床研究发现,心脏病并发的心律失常可出现心悸、气促、心衰和休克,部分患者有头晕的症状。
在心内科接收的急诊病人中,最常见的则是房颤,它可以说是最乱的心律失常。当发生房颤时,心房只能颤动而不能进行完整有力的收缩,从而失去了辅助将血液从心房送入心室的功能,心室输出血量减少会使患者心悸、憋气、头晕等,可以诱发心力衰竭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甚至会引发心脏骤停,导致猝死,药物常不容易控制,需要立即除颤和急诊抢救。
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的主要防治方法,比如β受体阻滞剂是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心脏性猝死的最重要的药物,对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更是如此。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捕捉到大部分心律失常的信号,也可以帮助预防。
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除了积极的药物治疗外,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仪,可以对此类患者进行24小时监护,对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作出及时诊断,并在体内除颤,这是预防猝死的可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