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看身体一处部位能预测寿命

身体1处能预测寿命

  医学上早已认定,体型与健康关系密切。本期,《生命时报》记者综合国内外研究,并采访国内相关专家,帮你解读身体尺寸里的健康密码。不妨一一对照定期测量,看看你的身体尺寸是否达标。

  颈围

  达标值: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一般颈围与小腿肚围相等

  测量方法:将皮尺水平置于颈部最细的部位进行测量,即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

  多项研究发现,颈围是测量人体上半身脂肪的“天然方法”之一,而上半身脂肪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学会专家调查了名平均年龄为51岁的志愿者,结果显示,男性颈围每增加3厘米,体内高密度脂蛋白(俗称“好胆固醇”)平均降低0.12mmol/L,女性降低0.15mmol/L,这将导致细胞内更多的胆固醇无法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也就是说,脖子变粗意味着血脂异常的可能性更大,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双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脏不健康的信号。

  颈围还与睡眠呼吸暂停有一定关系。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患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人群中,肥胖者居多,而脖子粗的人往往全身整体肥胖,如果还存在气道狭窄,那么患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几率相对更大。

  专家表示,即使体重正常,也要时刻   腰围

  达标值: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测量方法: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稳,皮尺水平沿肚脐上缘和肋骨以下的部位围绕腰部1圈,测量腰最细的部位。

  腰围是衡量一个人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美国哈佛大学、医院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4.46万名女性的患病记录、腰围等分析发现,腰围超过89厘米的女性比腰围小于71厘米的女性,早亡风险高79%。腰腹部还是肾脏、胰腺、肝脏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如果脂肪过多,就会破坏胰岛素系统,加大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不仅如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有报告称,腰围每增加1英寸,患癌症的风险就增加8倍。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那些体重达标的人,如果腰上堆积太多脂肪,也同样有较高的心脏病发作风险。久坐不动、饮食不良以及遗传因素是造成水桶腰的主要原因。卫计委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专家建议,腰围超标的人应尽快改变生活方式,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每周至少5天做中等强度的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同时,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

  身体质量指数(BMI)

  达标值:18.5~23.9

  计算方法: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按照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BMI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BMI在20~22之间为成人的理想体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中、日、韩等东亚人的BMI在22.6~27.4死亡风险最低。

  腰臀比

  达标值:男性0.9,女性0.8

  测量方法:测出腰围后,再环绕臀部最宽处测量出臀围,两者相除即得腰臀比(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苟波告诉记者,“腰臀比”是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涉及欧洲9个国家超过35万人的研究发现,与BMI相比,腰臀比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标准。研究显示,腰臀比每增加0.1,男性早亡几率增加34%,女性增加23%。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的评价方法是,当男性的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94,女性的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82时,其患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医院内分泌科邢小燕教授表示,中国男性腰臀比高于0.9,女性在0.8以上,可能就说明内脏脂肪过剩了。这类人除了进行运动,更要注意饮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把炒、炸的烹饪方式改成蒸煮、炖等。

  体脂率

  达标值:男性15%~20%,女性25%~28%

  测量方法:有需要的人医院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

  大部分人会通过体重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其实并不准确。苟波指出,判断是否肥胖更准确的标准应该是体脂率,即身体中脂肪占总体重的百分比。脂肪对人体构成非常重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健康。一般来说,男性体脂高于25%,女性高于30%属于肥胖,会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体脂率过低,即男性低于5%,女性低于13%,可能引起身体功能失调。

  苟波说,很多人一说减肥就认为是减体重,这其实是个误区。控制体脂率才是健康减肥的关键。减肥最好做全身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可以配合仰卧起坐、哑铃等局部运动。每次运动最少持续半小时。同时,改变久坐、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大腿围

  达标值:46厘米~60厘米

  测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围绕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进行测量。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副教授汪军对《生命时报》记者,一般大腿和小腿的粗细没有统一的健康标准,只要与整体身材匀称即可,但大腿要比小腿粗一些。医院研究人员在12年里,通过分析名男性和名女性的身高、体重、大腿围和疾病情况后发现,与大腿围接近60厘米的受试者相比,大腿围小于46厘米者死亡率增加3倍,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倍。研究人员认为,大腿围的长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细,心肌重量也较轻。研究同时发现,大腿围太粗,肥胖的几率会增加。因此研究人员给出了参考建议———理想的大腿围应为60厘米,不要低于46厘米。

  小腿围

  达标值:33厘米

  测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围绕小腿最丰满处进行测量。

  法国一项研究发现,小腿围小于33厘米的女性,患有颈动脉斑块的风险相对更高,而这是中风的一个已知风险因素。如果小腿更加粗壮,那么小腿肚上的皮下脂肪就会提升并储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的脂肪酸,以避免颈动脉斑块形成。所以,小腿太细对健康不利,尤其是女性,应适当运动强健小腿。▲

=======

心跳快慢与寿命相关

  通讯员 章琛 金陵晚报记者 朱菁菁

  没事的时候只要摸摸脉搏,我们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可你知道,这种“触手可及”的信号有多重要吗?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航告诉记者,人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不同年龄的人心率不同,心跳的正常与否、速度快慢,还会直接与寿命长短相关。而控制心跳正常,绝对是延长生命的不二法门!

  1

  心跳变快变慢

  都可能会折寿

  在讨论心跳和寿命的关系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样的心跳次数才是正常的。

  张航告诉记者,心率,也就是心脏搏动的频率,即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心率都不一样。一个健康成人的心率范围是60-次/分,大多数人都在60-80次/分之间; 小朋友的心率要比成人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次/分以上。

  如果成人心率超过次/分(但通常不超过次/分),或者婴幼儿超过次/分,属于窦性心动过速。不过这也不一定是什么疾病所致,因为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在过度活动,或者受惊吓、哭闹时,也会如此;而在适当的休息、恢复平静后,他们的心率也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如果一个人的心率在-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相反,如果低于60次/分者(通常在40次/分以上),则称为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大都是疾病所致,多见于心脏病患者,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医院详细诊断、治疗了。

  “在人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虽然不同年龄的人心率不同,但心率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到寿命。”张航解释,长期心率过慢的人,由于心脏“泵”出的血不够,会导致人体缺氧缺血,为了解决供血问题,心脏就必须更加“努力”,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 可由于心室运动过速,反而造成回血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甚至死于睡梦中。因此,如果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是一定要去详细检查,查找原因,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的。

  同样,如果心跳太快,等于迅速消耗人体一生的“心跳总额”。长期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冠心病史的会直接诱发冠心病发作,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一旦心率超过次/分,医院就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你的心率在60-次/分的范围内,如果超过80次/分,也还是要注意的。”张航说,相比于绝大多数人的60-80次/分,那些心跳每分钟超过80次的健康人,虽然目前身体状况没有什么问题,但最起码也提示其心功能相对前者要略逊一筹。

  张航建议,那些心率在80-次/分的人,应该通过合理的体育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心脏功能。

  2

  心律和心率

  一字之差但都很重要

  除了“心率”外,在心脏科医生口中,还常出现“心律”一词。虽然这两个名词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不相同。不过,心律同样和你的心跳有关,也和寿命有关。

  “如果说,心率是心跳的频率次数,那么心律就是心跳的节律。”张航说,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次/min(成人),比较规则,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而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既包括节律异常,又包括频率的异常。

  “在正常体检中,偶尔会出现心律不齐的检查结果,这种时候当事人的反应往往是两个极端。要么特别紧张,要么就是完全不当回事。”张航说,其实心律不齐十分常见,并非所有的心律不齐均为疾病。比如体检中经常遇见的,医生明确告知并非疾病、无需治疗的,一般关系就不是太大。当事人主要是应该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喝浓茶及浓咖啡等容易诱发心律不齐的行为,无需恐慌。

  但是,如果是病态的心律不齐,那么也绝对不能轻纵。据张航介绍,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多见,需要积极治疗。要知道,临床绝大多数的猝死病例都和心脏问题有关,而大多数的心源性猝死其实都源于心律失常。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除了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值得注意的是,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发作时治疗与预防发作,除病因治疗外,也包括药物治疗,以及通过起搏器、心脏转复除颤仪进行非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心律失常的风险程度,和症状轻重、次数多寡并不直接相关。有些患者可能发作次数并不多,但一旦发作就可能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的严重后果。而缺乏专业知识的患者,是无法判断自身心律失常的风险程度的。因此,一旦发现有心律失常的问题,必须找到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完成诊断辨别。”张航说,对于医生明确告知并非疾病、无需治疗的,患者可以不必恐慌,也无需过度治疗,只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改变生活方式,必要时定期随访即可。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