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心律失常八成心脏性猝死的来源

点击上方“家庭用药杂志”可以订阅作者:任利群主任、主任医师;钱钰玲科室:医院老年科作者:李毅刚主任、主任医师科室:上海交通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前言:说到心脏疾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绞痛都属于冠心病。但数据显示,80%的心脏性猝死来源于心律失常。我国患者还存在对心律失常认识的严重不足,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等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对心律失常的认识远不及对心肌梗死的认识。特别是在寒冬时节,更要警惕由心律失常引起的“无症状”背后的猝死风险。“无症状”背后也有猝死风险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发生异常,大于次/分钟是心动过速,小于60次/分钟是心动过缓,这两种都是不正常的,都要及时追溯原因。心律失常是几乎所有心脏病都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有时候也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存在。可以简单地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各种心脏病变导致异位兴奋灶产生,并按其病灶部位分为各类早搏(房早、室早、结早),心动过速(室上速、室速),各类扑动、颤动(房扑、房颤、室扑、室颤)等。?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变或老化所致,包括窦缓、窦停、各级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和各类逸搏等。心律失常在早期可能没有更多的临床表现,往往出现轻微的心悸、胸闷、头晕,偶尔有心绞痛,很容易忽视。即使早期心电图显示正常,后期也有发生猝死的风险。此外,老年人即使只有轻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甚至急性心衰。特别是冬季寒冷刺激会引起血管的痉挛,进而引起心肌或脑供血不足,发生猝死事件。因此,医院体检,监测病情进展。五大认识误区①置之不理觉得心律失常不是大问题,发作的时候几分钟或者几秒钟难受一小会儿就过去了,没什么大影响,医院看。其实不然,已经明确有心律不齐的老年患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治疗。②杞人忧天不同于对心律失常置之不理的人群,还有一类人是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心律失常的相关报道,就担心自己有心律失常,整日提心吊胆,其实大可不必,只需注意平时生活中没有心慌等症状。如果有心慌的表现,就摸摸自己的脉搏,看心跳是快还是慢。有些人会有心前区的疼痛,测血压发现明显的升高或下降,那么就有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③过度治疗有些老人一发现自己有心律失常就特别恐惧,病急乱投医,导致不科学用药和过度治疗。而过于紧张、过度治疗也会加重病情。医院做检查的良好习惯,科学监测病情,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治疗。④偏信中药有一部分老年患者认为西药比中药毒性大,只愿服用中药来治疗心律不齐。有一部分中成药对老年人心律失常是有帮助的,可以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同时加服这些中成药,但中药不能替代抗心律失常西药。⑤擅自减药停药有些老年患者认为凡是药都有毒,服用后症状减轻就会擅自减量或停药。其实,对老年人的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在用药的时候,是否要减药或停药一定要征求医生的建议,医院检查,由医生评估疗效,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是否要调整方案。哪种心律失常需严密观察与治疗是否所有的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疗呢?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如果心律失常严重干扰了心脏的泵血功能,则应该给予治疗。

2.导致心律失常的基础疾病是否稳定,如急性心梗伴心律失常处于心电不稳定状态,应严密监护并及时给予治疗,尤其是出现了室性心律失常者。

3.应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是否良好,心脏结构是否在正常范围。对于心室明显扩大、心输出量明显下降者,如同时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其导致猝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大,应尽量纠正。

4.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是否呈慢性反复发作。长期快速发作性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心肌病变、心脏扩大,产生不良后果,也应该给予治疗。

哪些心律失常可以不治疗当然,多数情况下发生的心律失常并不严重,有的基本不对心脏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或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这些心律失常不恶化,不产生严重后果,对此可以长期随访观察,适当使用药物控制症状,或者不用治疗。具体来说有以下这些:1、心率小于60次/分(即窦缓)可能是一种病理状况。但是对于一些运动员或某些健康的年轻人来说,没有症状的窦缓,可以是其心功能良好的标志,当然无需治疗。多数情况下的无症状窦缓,可以观察随访,如果老年人出现头晕黑等脑供血不足症状,且白天心率亦较低(40?50次/分),则应评估是否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了。2、单纯的房早或室早如果基础疾病稳定,心功能良好,可以随访观察,即使是室早,也可以不用药治疗。长期临床观察表明,如果没有成对、多源、联律,或者出现心动过速、RonT等现象,这些单纯的早搏预后还是良好的。3、无症状的Ⅰ度-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尤其是发生于年轻人、夜间,有时候是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现象,当然可以随访,不予治疗。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一种病理现象,如心肌炎后出现,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对症处理并随访观察。四招助预防1.戒烟限酒休息好熬夜、吸烟、大量饮酒都对心脏健康不利,心律失常患者要戒烟限酒,回避二手烟。避免咖啡、浓茶、辛辣食物等。但少饮一些红酒是可以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有一定帮助。2.多食纤维素防便秘老年人由于肠道功能下降,会有便秘问题,容易加重心律失常,引发猝死,应多食用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天每千克体重1~1.5克,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控制在1克以内。3.控盐限水为减负心功能不全和水肿的患者也要控制盐和水的摄入,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心功能的恶化。4.其他疾病要小心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要尽早治疗,以免排尿困难加重心律失常。此外,还要保持好心态,乐观是预防心律失常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甚至胜过服药。本文为“家庭用药杂志”独家原创文章。相关文章,可回复下方序号获取。或直接点击下方标题阅读心源性猝死7大先兆,黄金急救4分钟谁是心源性猝死高危对象?细解猝死临床4时期生活中如何防心梗?心梗发作有预兆!把握7要诀,合力防猝死







































哪里看白癜风最专业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