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溶栓过程中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该如何进行针对性处置,困扰了许多临床医生。近日,针对此问题,医院吴倩医医院贺勇教授进行了交流,贺勇教授慷慨解囊、详细解答。
吴倩医生:医院开展静脉溶栓特别多,但近期的溶栓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有些患者溶栓30分钟后,出现了室速、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有血液动力学变化。请问对于这样的患者,有无相应的预防措施?贺勇教授:按常识来说,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都是一过性的。在既往的急诊抢救静脉溶栓过程中,我也遇到过患者突发室速、室颤的情况。通常说来,我们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救治时,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便是一定要准备好除颤仪。其次,因为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除了会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也有可能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窦停等情况,故急救用品的准备也是必要的,比如利多卡因、可达龙,还有肾上腺素这些药物,包括异丙肾都应该准备。总体来说,再灌注心律失常大多危害不大,偶尔遇到较为紧急的情况,只要做到上述预防措施,患者一般都能转危为安。此外,也有一些患者在溶栓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并非为再灌注心律失常,而是室性心律失常,与左主干前降支近端严重缺血造成电解质活动紊乱有关,针对此类患者,只有积极抢救,配合介入治疗积极开通血管,才能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贺勇教授,主任医师,硕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冠心病专业组长国家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导师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AC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动脉粥样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及四川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目前主要从事冠心病临床诊治及相关研究,在冠脉介入方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高水平的实战操作技能,完成了大量高危复杂的冠脉介入手术作为访问学者,曾分别于及年在韩国Asan医学中心及美国纽约哥伦亚大学医学中心研修冠心病介入,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等回国后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了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的复杂冠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内高速旋磨、慢性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治疗及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等新技术,并为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做了大量工作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