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在分秒必争的急诊,如何快速判断心电图是每位医生应该掌握的技能。下面我们为大家梳理几步快速判断心电图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第一步:找P波
正常的心律由窦房结激发,故称为窦性心律。P波则是反映左、右心房除极的时间和电位变化。P波的存在是判断窦性心律的标准。窦性心律时,P波于aVR导联倒置,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其余导联可以直立、低平或倒置。
若P波消失,将要考虑异位起搏,可见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第二步:看心率和心律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奏。
心率和心律都可通过长导联(Ⅱ或V1导联)的P-P或R-R间期来快速判断。若每个P-P或R-R间期都大致相同时,即为心律齐,否则为心律不齐。
心律齐的情况下,心率=60/RR或PP间期。正常人的窦性心律,心率在60~次/分;超过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小于6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缓。
第三步:看P-R间期
正常的P-R间期为0.12-0.20秒,超过0.2秒时,见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若P波规律出现,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到有一个P波之后没有QRS波,称为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若P-R间期恒定,QRS呈周期或不定期成比例脱落,称为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P波和QRS波群各自独立,则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第四步:看形态
观察每个导联上P、QRS、T、U的振幅和时限有无异常等。
如QRS波群正常时长在0.06~0.10s直接,若出现宽大畸形,则有可能为室早、室速、室扑、室性逸搏心律、心梗、高血钾、预激综合征等。Q波的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振幅的1/4,时限≥0.04s,则称为异常Q波,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
ST段的抬高和压低多表示心肌的损伤,在诊断急性心梗时有很大意义。
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振幅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若T波低平或倒置常提示心肌缺血。
第五步:综合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明确诊断仍要和其他检验、检查(如心肌损伤标准物检测、超声心动图及影像学检查等)相结合,综合得出诊断。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