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CAFS杨延宗聚国际心房颤动领

 CAFS现场报道

  中国,大连The14thAtrialFibrillationSymposium

大会主席详解大会亮点与前景

The14thAtrialFibrillationSymposium心房颤动国际论坛历经了十三载的不断积累和推陈出新,逐渐成为房颤领域的顶级盛会,并已跻身中国医学领域知名学术会议之列。给国内外房颤领域学术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平台作用。在第14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召开前夕,《门诊》杂志特别采访大会主席杨延宗教授,分享本次大会的学术亮点及领域相关热点话题的专家视角。《门

诊》

今年是第十四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请问今年在会议内容的筹备和设置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哪些诊疗技术和观点的传播?本次会议上有哪些国内外的前沿话题和亮点内容?

杨延宗院长:

1.今年的会议主要侧重指南技术和观点,首先强化了心房颤动患者血栓的管理,专门设置了抗凝药物和左心耳封堵专题。近两年新型口服抗凝药陆续上市,需要对其临床应用和新的研究数据进行解读。第二,随着左心耳封堵近年的逐渐推广,会议专门设置了这一版块,从临床研究、操作技巧、临床应用等多个层面分析,力求让更多医师了解这项技术,认识到除了新型口服抗凝药之外,还有左心耳封堵术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房颤血栓的风险。第三,设置了导管消融的治疗策略与临床应用版块,国内的治疗策略很多,且每种都有各自的优势,会议的设置主要介绍不同的消融策略,让与会者有更深入的了解。近年来新技术发展很快,像高密度标测,各个公司都有不同的新器械研发,所以设置专门版块来介绍这些新技术,帮助新技术新器械的推广应用。对于导管消融中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如房颤合并心衰、房颤合并心肌病、房颤合并冠心病以及房颤合并其他疾病,我们专门设置一版块来讨论如何选择治疗策略。今年同样有与CNAHA(美国华裔心脏协会)合作的专场,从美国的角度来讨论房颤相关问题。另外,常规的还有介入护理论坛,对于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关乎团队协作,包括医生、护士、研究生以及技师的通力合作,其中护理的参与尤为重要,因为术中有监测的一些指标需要他们来操作。

2.今年设置了一项特色专题:房颤好声音·思与辩,辩一辩临床上有争议的话题。以圆桌会议的形式,由国内专家先介绍现状,提供正反方辩题,通过专家们的辩论,形成一个倾向性的共识,这样其他医生在选择时就可以有的放矢。所有参加会议的医师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开放、平等的氛围,即使是缺乏经验的青年医师、或者是观点相对不成熟的,只要有问题就可以提出,与专家们共同探讨。与会专家是国内一线医师,代表了中国房颤消融治疗的大趋势。推出的房颤好声音之导管消融之外不能说的秘密,其中有一项辩题是症状性高负荷房早消融之辩,对于是否消融,国内专家也是众说纷纭,有支持消融,也有不支持的,对于此类无指南推荐,但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就需要认真推敲一下。

3.增加了病例讨论的比重,临床工作中遇到的20多个病例,医院,处于消融、左心耳封堵治疗的起步阶段时遇到的问题或者好的病例,分享学习中的困惑。

4.最后是手术转播,今年邀请了房颤消融领域的国外专家作为主持人,一同为我们讲解病例和手术操作,虽然我国在手术的熟练度上可以算得上世界前列,但是国内外对治疗策略的选择和临床的思维存在差异,此次由国外专家向我们详细讲解手术的流程,让与会者切身体会到国内外理念的差异,能够在临床治疗中有所收获。

《门

诊》

新技术和理念的传播一直是国际各大会议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房颤动诊疗是心电生理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13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