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风,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高血压,然而,还有一种疾病引发的中风却令患者猝不及防,危害更大,那就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中风又叫卒中,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原因。
每个人一生中有1/6的几率患中风,全球每6秒会有1人死于中风,每2秒会有1人发生中风,并且不分年龄和性别;全球万中风患者,多数因此而留下残疾。
在6月6日第四个“中国房颤日”之际,中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时表示,为帮助更多的患者认清房颤可导致的危害,提高对中风的长期防范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减少房颤导致中风的事件发生。
本期采访嘉宾
中医院
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
房颤是什么?
“正常人的心脏分成了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室,正常情况下,心脏四个腔室按照一定顺序、规律地收缩,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房颤就是指心房失去了收缩功能,产生持续不规则的颤动。正常的心房窦律(窦性心律)是60-次/分钟,房颤的时候这个频率可达-次/分钟,是一种不规律的窦律。”王景峰教授说。
据王景峰教授介绍,房颤好发于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以及甲亢患者。在中国,大约有2.7亿高血压人群,万到0万冠心病患者,万心力衰竭患者,如此庞大的心血管病人群为房颤的高发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发生率逐渐递增,等到了70-80岁,即使没有任何心脏病,房颤发生率也达到了10%甚至更高。据统计,我国目前房颤患者已经有万到0万例。
房颤有什么症状?王景峰教授说:“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房颤本身的症状虽轻,但可能导致可怕的中风。在这-0万的房颤患者当中,由房颤引起的缺血卒中患者大概就有60-80万,数量之大,使得房颤引起的中风不容忽视。”
为何房颤会导致中风呢?王景峰教授介绍,当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心房中的血液无法完全被泵出,会瘀滞在心房内,逐渐凝结成块形成血栓,如果血栓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就很容易堵住血管,阻断脑部供血,导致中风发生。
“由于心房没有了收缩功能,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将减少15%-30%,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限制,容易气喘,夜里也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另外,心房不收缩,容易在左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一旦随着血液泵出,遇到比它小的血管就会堵塞在那里,导致脑卒中以及其他动脉系统的栓塞,危害非常大!一旦出现中风,患者半身不遂、偏瘫,甚至这辈子可能都要躺在床上!”
这就导致了房颤引发的中风有“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有研究显示,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则高达50%;中风急性期致残率高达73%;中风后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6.9%。所以,得了房颤一定要有预防卒中的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中风发生的风险及可能带来的伤害。
怎么确诊房颤?王景峰教授介绍,房颤分三种类型: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慢性房颤。
·如果是持续性房颤,做心电图就可以确诊房颤。
·如果是阵发性房颤,不发作的时候,首先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持续记录24-48小时,只要在这个记录期间有房颤症状就能发现。
如果这个病人48小时不发作,一个月、两个月才发作1次,那可怎么办?
“现在有一个比一个手机还小的微型心电记录仪,可以在家庭使用,使用者可以自己放在口袋里,一旦感觉到不舒服,可以自己进行检测。另外,美国研发出了埋藏式、植入式的心电循环记录仪,可以植入到人体皮下,记录3年,3年之内房颤发作都可以记录到,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王景峰教授特别提到,以下这两类人群是房颤高危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建议用及时捕捉的方式来确诊。
1心悸患者,有阵发性的心慌,每每发作,医院检查就没了症状,要高度怀疑是否为房颤;
2如果病人频繁卒中,但又查不到其他原因,也要高度怀疑这个病人是否由于房颤引起的。
房颤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评估个人的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也无论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房颤,接受正规的抗凝治疗非常重要,不可掉以轻心、随意停药,避免让中风有机可乘。
觉得本文不错的,请点赞~
关心您的亲友,分享健康好文~
点击白癜风精细诊疗优惠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