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灌注心律失常(RA)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后,是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最常见的形式,快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颤(VF)等致命性心律失常。速效救心丸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早搏等心律失常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RA的治疗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较大剂量速效救心丸亦能有效治疗RA,现总结如下,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防治RA的中成药。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自年7月至年9月我们收集福建医院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例,入选标准:①持续缺血性胸痛0.5~12h;②心电图至少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0.1mV,胸前导联0.2mV;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塞相关动脉呈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病人随机分成3组,高剂量速效救心丸(HDSJ)组、低剂量速效救心丸(LD?SJ)组和对照(CTR)组。3组间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方法患者术前常规服用阿司匹林mg和噻氯匹啶mg(或氯吡格雷mg)。其它药物如硝酸酯类、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等均按需使用。高剂量中药组行急诊PTCA前加服速效救心丸15粒(由天津第六中药厂提供),每日3次;低剂量中药组行急诊PTCA前加服速效救心丸5粒,每日3次,2组分别用药7d;对照组仅行急诊PTCA,不加服速效救心丸。
观察方法治疗期间持续心电监护,每日做心电图描记,监测心肌酶的变化。采用持续心电监护和常规心电图描记评价RA。记录并判定RA及相关病情的情况。SOD采用放免法测定,试剂盒由上海放射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LPO采用TBA比色法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化制品研究所提供。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组病变均以LAD病变为主,分别占总冠脉病变的46.15%、54.84%和49.01%。3组病例在病变冠脉分布及冠脉闭塞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TCA术后RA共85例,RA发生率47.22%,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共58例,发生率32.22%。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共27例,发生率为15%。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共28例,其中19例发生于前壁或侧壁心肌梗死。9例发生于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死,绝大多数观察1~20min后自行缓解。20例室性早搏中3例为多形性室早,多形性室早及8例室性心动过速经利多卡因或可达龙予以控制。心室颤动2例均发生于对照组,1例经电除颤后恢复,另1例未能恢复而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27例中10例经静推阿托品而恢复,17例安装了心脏临时起搏器。对照组1例在急诊PTCA后52h因室颤猝死,2组中药治疗组均未发生病人死亡。
术前3组SOD、LPO无明显差异。术后与术前相比,CTR组的SOD有明显下降,LPO明显上升;HDSJ组的SOD明显上升,LPO明显下降(P均0.05);LDSJ组的SOD、LPO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HDSJ组与CTR组相比,SOD明显上升,LPO明显下降(P均0.05);LDSJ组与CTR组相比,SOD有轻度上升(P0.05),LPO无显著变化(P0.05);HDSJ组与LDSJ组相比,SOD明显上升,LPO明显下降(P均0.05)。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能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防止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但心肌组织获得血流灌注的同时会出现再灌注损伤,再灌注心律失常是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表现之一,多可自动消失,但少数快速性心律失常却严重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术后与术前相比,LPO明显上升,SOD明显下降,提示脂质过氧化、自由基清除不足是术后发生RA的重要原因之一。
速效救心丸是我国科研人员研制的中药方剂,具有行气活血、通窍止痛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可有效缓解患者胸闷、憋气和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其主要成分是川芎、冰片等。现代研究表明,川芎能明显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并有促进动脉微循环和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川芎嗪配伍冰片后,可促进川芎嗪的胃肠吸收,明显提高川芎嗪的血药浓度。
大剂量速效救心丸能降低PTCA术后RA的发生率,尤其是能减少再灌注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降低恶性心律失常致死率,为AMI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有待进一步研究。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白殿疯病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