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Tilkian等首次报道OSAS与心律失常直接存在显著关系后,人们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证实%的OSAS患者夜间睡眠时有较大的心率变异性,在校正年龄、性别、BMI和冠脉疾病患病率等影响因素后,OSAS患者发生夜间复杂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为正常人群的2-4倍。
OSAS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1.缓慢性心律失常:80%以上的患者在呼吸暂停期间有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有研究发现97例OSAS患者中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17例患者,AHI均大于60次/小时,因此学者认为,OSAS患者睡眠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与呼吸暂停的严重度相关。
2.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重度OSAS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5%,OSAS与房颤之间的关系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心衰及BMI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Gami等研究发现,OSAS在房颤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心血管疾病组,以此提示OSAS可能会导致心房纤颤。
3.室性心律失常:研究报道58%的OSAS患者存在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7%—74%;
4.心源性猝死:研究证实OSAS患者在午夜12点至凌晨6点的病死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3.3%,其中室性异位搏动占60.5%,窦性心动过缓占90.7%,这与文献报道相似。
另外当OSAS患者呼吸突然恢复或患者因憋气觉醒时窦性心律亦由慢转快、突然加速,在此过程中多出现快速房性或(和)室性心律失常。心肌对氧的需求与动脉血氧降低之间的不匹配,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造成心肌受损。
以下列举两例研究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
年10月至年10医院心内科就诊睡眠打鼾患者80例,其中男性56例,平均年龄48.7±16.3岁;女性24例,平均年龄56.2±13.0岁,根据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将病例分为4组,单纯打鼾组18例,和轻、中、重度OSAS组(分别为24例、26例、22例)。依据病史、症状、并发症,进行ESS(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测量颈围、身高、体重,计算BMI(体重指数)。所有入选者近一周内均未服用对睡眠、心率及心律有影响的药物,检查当日未饮酒,无过度饮浓茶或咖啡等兴奋性饮料,起居正常。监测结果显示单纯打鼾组8例中心律失常1例(12.5%),轻度OSAS组24例中心律失常5例(20.8%),中度OSAS组26例中心律失常10例(38.4%),重度OSAS组22例中心律失常14例(63.6%)。
案例二
年9月至年5医院呼吸睡眠科就诊并确诊为OSAS的患者例。其中76例(23.3%)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男性67例,女性9例,年龄再25—65之间。研究结果显示轻度OSA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6.5%,中度OSA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28.9%,重度OSA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51.3%。
小结
除了上述两个例子以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AHI值呈正相关关系,而随着AHI的升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升高。
Mehra等在对呼吸障碍患者(AHI≥30)和对照组进行了睡眠呼吸和心律失常的研究中,发现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中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另一项对45位OSAS患者进行的监测研究结果中,发现有35位患者发生心律紊乱,且OSAS的严重程度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OSAS的发病机制主要采取通畅气道、纠正低通气的治疗手段,CPAP治疗室首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CPAP治疗心脏异位搏动和交感迷走神经的失衡可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纠正心律失常。一项包括例OSAS患者,平均随访10.1年的研究显示,未经CPAP治疗的重度OSAS患者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是普通人群的2.87和3.17倍。
前文案例二中的23例OSAS患者接受CPAP至少6小时治疗后,AHI、平均SaO2、微觉醒指数、低氧指数和SaO2低于90%的时间所占总睡眠时间均得到显著改善,深睡眠时间明显增多,最为主要的是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部分患者治疗后随着呼吸暂停的完全消除,心律失常也完全消除。
有研究结果显示:经CPAP有效治疗3个月后OSAS患者交感神经活动性下降,治疗后REM期交感神经兴奋性低于治疗前清醒期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接近与正常人水平。
因此,早期CPAP治疗不仅能改善OSAS患者症状,还能有效减少OSAS并发的心律失常。
(全文转自网络,谢谢)
瑞斯贝尔呼吸机江苏实体服务网络
苏州呼吸机店销售南昌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