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原本想和大家分享关于我学习循环系统的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但是,发现效率太低了!这篇心律失常总结,竟然洋洋洒洒花了我3个多小时。实话,有点影响我复习进度。所以,今天暂时推送Part1心律失常。如果大家反映好,我可以牺牲下睡眠时间,带来心衰、冠心病和高血压部分的知识点。
(点击原文链接,里面是我网盘分享的内科学新东方教学视频,希望能帮助到您。)
Part1心律失常(P-)
心律失常就是心脏的快跳、慢跳、乱跳或者不跳。
我们常说,会看心电图的人,一定很厉害。确实,心律失常在心内科的学习内容里算是比较复杂的内容。曾听过一个附二医心内主任林加锋老师上的心律失常,各种尖端扭转型室速,RonT等等,各种傻眼。但是在考试中,一般不会出得这么难。
一、正常心电图
自己回去翻诊断书《心电图》部分,搞清楚十二个导联,各种波的含义,正常范围等。
二、心律失常分类(很重要!详见课本P,先知道分类,才能掌握了各个心律失常的性质和作用)
1、冲动形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
(2)异位心律失常:被动异位心律失常和主动异位心律失常
2、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
(2)病理性:心脏传导阻滞和折返性心律
(3)预计综合征(指的是心脏电传导过程中,存在旁路,且是一个“高速公路”,快于正常传导途径的速度,使得心室提前激动)
三、如何理解心脏传导?——让我来打个比喻
1、心脏的传导就好像一个国家政府机构的运行。
窦房结:中南海。最高机构,什么命令都从那里来。
心房内传导:中央各部委(卫计委、教育部、住建部......)。接受中南海的指令,统筹分管全国范围内该领域内的事,并将工作计划下传到地方。无论怎么样,它还是在北京,靠近中南海。
房室结:各省政府。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问题上报,有任务下发。
心室内传导:各级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所有事物的具体实施。在心脏中,主要负责泵血,最重要的工作!
故事开始了!
故事一:窦性停搏
中南海太累了,休息了,停止办公几天。这时候不出现P波和QRS波。并且长PP间期一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因为它什么时候休息好了,不确定,随时都可能重新工作,发出P波。
总结:
窦性停搏以不完全代偿性间歇为主
故事二:房性期前收缩
中南海还没给指令,各部位坐不住开始工作了,它们假冒中南海发指令给地方。当然,它们发的指令肯定跟中南海的不一样,红头文件那个章是假的,所以发下去的P波和窦性的P波不一样,旧版教材和诊断书里都叫P’波,八版没这个说法。
一般各部位发下去指令下面也都会好好执行,所以一般QRS波形态是正常的。除非有了室内差异性传导,那就变样了,那也是心室的事儿了。
如果房性期前收缩发生较早,跟中南海发文件的时间比较接近,那么中南海就容易发现,发现了之后,中南海就要调整自己发文件的时间,比预期提前了,所以是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如果发生较迟,中南海发现不了,它的节律未被扰乱,那它就照常发文件,所以是完全性代偿间歇。
一般吧,中南海英明神武是吧,肯定能发现,所以以不完全性代偿间歇为主。
总结:
房性期前收缩的两大特点:
1、提前出现的异形P波,即P’波
2、不完全代偿性间歇为主
故事三:室性期前收缩
地方开始“闹事儿”了。
心室不再管窦房结、房室结的事儿了,它要自己单干。
单干?那它的QRS波就不那么正统了,也就是它写的红头文件完全变了样,假冒的。所以QRS波是宽大畸形的(时间大于0.12s),这也是QRS波异常的唯一表现了。
它也没有上面传下来的文件:P波。
它地方单干了,离北京远啊,中南海不造啊,那么中南海、各部位(窦房结和心房)照常上班,照常发文件,所以是完全代偿。(事实上,是因为房室结的存在,心室的异常电生理无法上传到心房。但如果是心房的异常电生理,可以上传到窦房结,并影响其节律)
总结:
室性期前收缩三大特点:
1、宽大畸形的QRS波
2、无P波
3、完全代偿
故事四: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说白了,就是心室肌连续3个或者3个以上的异位心搏,本质和期前收缩一样,只是更频繁了。
地方单干了,有这么几种后果:
一、宣布单干,和中央脱节,那么心房独立活动和QRS波完全没关系。当然,有些厉害的,可以影响到中央去,形成心室逆传夺获心房!(屌丝逆袭高富帅,励志!)
二、心室夺获:室上性,也就是中央的威力太大,还是把心室,也就是地方政府拿下了。
室性融合波:确实拿下了,可是地方政府还是不服,所有,那个文件里,又是体现中央的意思,又掺杂了地方的意思,两者融合起来了。
总结:
以下三大心电图表现提示室速:
1、室房分离
2、心室夺获
3、室性融合波
4、心前区全部导联QRS波主波方向同向性。
2、讲完了中央和地方的故事,我再讲一个小明和老师的故事吧——房室传导阻滞。
老师是心房,小明是心室。
小明是一个小学生,原本好好的,后来慢慢变懒,成了一个不听话的学生。
故事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老师每次布置作业,小明都不能按时上交。老师说了每天8点交,他都会先偷懒玩一下,到9点才交,但总算都能完成作业吧!
总结: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到心室,但PR间期都超过0.2s,导致PR间期延长。一般不需要治疗。
故事二: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阻滞)
小明越来越懒,不能够当天完成老师完成的作业。第二天还要回头去补第一天的作业,然后第二天的作业又做不完,所以欠下的债越来越多。知道有一天,发现前一天所有的作业都没完成,他要花一天的时间补前一天的作业。所以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没去做。但随着压力越来越大,小明做作业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总结:最常见的二度房室阻滞类型。一般是3:2,5:4传导多见。记忆:
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
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一般不需要治疗。
故事三: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小明越来越过分,干脆老师每3天或者4天布置的作业,他才完成一次。老师布置作业,他不管,3天或者4天到了,休息好了,就认真地完成当天的作业。
总结:PR间期很定不变,QRS波正常或者宽大畸形(室内传导差异可见)。
故事四: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小明彻底成了小流氓,完全不理睬老师,自顾自过日子了。
总结:房室完全阻止,房室各自独立。P波和QRS波无关,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大于心室率。QRS波正常或增宽。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治疗:
心室率显著减慢,装起搏器;阻滞部位在房室结,用阿托品;其他部位,用异丙肾上腺素。
补充:窦房传导阻滞和后面学习到的房室传导阻滞应鉴别
这两种传导阻滞都分三度,很类似。其中二度的两个分型名字都一样,即Ⅰ型(文氏阻滞)和Ⅱ型。
但是窦房传导阻滞的Ⅰ型是PP间期在传导过程中进行性缩短,而房室传导阻滞的Ⅰ型是PR间期在传导过程中进行性延长!
病窦综合征:很多同学会比较陌生,一句话,窦房结生病了,出现了持续而显著的窦缓,小于50次/分。
四、房颤与室上速——这是考研中常考的知识点,特地整理列出!
房颤:
1、三大特征:即“三不”:第一心音强弱不定,脉率心率不一致(脉搏短绌),心律极不规律。看到这三点,即可诊断为房颤!
2、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消失,不会出现第四心音(第四心音是由心房收缩使房室瓣振动引起)。
3、房颤患者心室率变为慢而规则(30-60次/分),提示可能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房颤治疗原则很重要:转复窦律→维持窦律→减慢心率→抗凝治疗
5、房颤一定要注意抗凝治疗!乳头肌脱落形成的栓子容易脱落,引起脑栓塞!一般用华法林抗凝。
华法林抗凝适应症:踢(TIA)中(脑卒中)两(二狭)坏(体循环栓塞)人(人工瓣膜)
6、在电复律治疗中,要用到华法林抗凝,其治疗有个口诀:前三后四,即治疗前三周到治疗后四周都要抗凝。
室上速:
1、阵发性心悸+突发突止+心率绝对规律=阵发性室上速
2、心率-次/分。QRS波形规则,有逆行P波(在Ⅱ、Ⅲ、aVF导联中倒置)。
3、治疗:
(1)如果血流动力学稳定:首选刺激迷走→无效首选腺苷→无效可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2)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充血性心衰):应立即电复律
(3)合并低血压,可应用升压药物,例如NE、间羟胺,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终止心动过速。
(4)预防复发最有效:射频消融!
两者对比:
房颤
室上速
脉搏短绌(脉率<心率)
心动过速、突发突止
第一心音强弱不定
第一心音强弱恒定
心律绝对不规则
心室率绝对规则
五、心律失常的治疗
1、治疗原则口诀:没有症状不治疗,有症状才治疗。血压正常我用药,血压低我电击。看见偶发必观察。
2、特殊需要记忆的治疗方法:
(1)所有心律失常,只要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首选电复律(洋地黄中毒除外)。
(2)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稳定性室速,首选胺碘酮。(关于胺碘酮,是一个很特效的药,一般其他药解决不了问题就找它。尤其是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时候。但它也有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即肺纤维化,转氨酶升高等等。不能长期用,所以一般先用其他的药,保命,用它!)
(3)伴预激综合征用射频消融术
3、药物治疗一共分为四类七种,具体作用机制见贺银成辅导讲义P的图。
记忆方法:
Ⅰ类——阻滞快钠通道
ⅠA类:记住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有两个“普”,长的那个更好,A类)
ⅠB类:苯妥因那、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因那,B开头。)
ⅠC类:普罗帕酮(C罗!)
Ⅱ类——阻断β受体
美托洛尔、阿替洛尔(β和B,B和2,记住了吗?)
Ⅲ类——阻断钾通道与延长复极
胺碘酮、索他洛尔(他,第三人称,第三类)
Ⅳ类——阻断慢钙通道
主要是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有交感抑制作用,减慢心率)
(二氢吡啶类为硝苯地平,但能反射性地使交感兴奋增加,常用于变异性心绞痛,所以心律失常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