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心律失常
运动性心律失常,顾名思义,是指在一定强度的运动中或运动后发生的心律失常,此外,还包括处于紧张和应激状态、从事体力劳动或紧张活动时发生的心律失常。其中,以房早、室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当然,少数也可表现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运动性心律失常时,轻者仅伴有心悸不适,严重者会有头晕症状,甚至发生黑朦、先兆晕厥(近似晕厥)、晕厥和猝死等。理论上,运动性心律失常的最后确认需要有心电图资料为依据,但,因为运动时场景特殊,多数情况下根本来不及记录心电图。所以,很多情况下只能结合既往历史以及运动伴发的晕厥或死亡,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做出推断性诊断,依据是:○运动前没有心律失常,运动中发生心律失常;○运动后心律失常发生比运动前增加2倍以上或出现新的心律失常;○终止运动休息后,心律失常多能消失。2不适当运动
诱发运动性心律失常
对于一般人(专业运动员除外)来说,运动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一过性心律失常,多是由于运动不合理引起的,而不合理的主要形式有:○运动时间过长过久:过久引起疲劳,心脏负荷过重容易产生心律失常;○突然性超负荷运动:开始过猛或过重,心肌耗氧增加导致心肌缺血,促发心律失常;○运动量过大或不能循序渐进:身体不好、很少运动或运动停止一段时间后,仍以原运动量要求,均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律失常;○运动中有不适症状未及时终止,如原本就有早搏,运动时心悸加重可能导致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劳累性心绞痛,但没及时用药,或以运动代替用药,导致原有疾病加重促发心律失常;○本身具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瓣膜病、离子通道疾病和冠状动脉狭窄等,若运动不当,易引起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晕厥。此外,尽管适量运动有益健康,但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则可能会导致心室壁厚度增加和心跳节律改变,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和房颤等一系列心律失常。3合理运动
预防心律失常
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一般只要能正确认识,通过休息或调整运动量,多能消失或好转,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但,也有可能并发室速、室颤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损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所以运动时,要注意做好防范:○不要空腹运动:清晨运动先给身体加餐,喝杯牛奶、豆浆,吃些易消化的食物,饱腹程度以不感觉饥饿为宜;○早起运动不宜太剧烈:早晨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这时候做剧烈运动,容易造成身体不适;○合理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量,一般以运动完感觉舒适,没有头晕、胸闷等症状为宜;○有基础疾病要特别注意: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运动强度,最好是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推荐阅读/运动过多可能反“伤心”,科学运动,你需要这份实用性指南你的心跳会说话,医生教你读懂心跳的这些语言心源性猝死时,身体会经历4个阶段,它靠近时请别忽略这4个信号▎本文审稿医生:
▎参考文献:刘燕,蒋桔泉.运动性晕厥的诊断与评估[J].华南国防医学,常晓燕.姜洪.运动猝死和运动性晕厥的原因及防治[J].医学综述,郭继鸿.运动性心律失常[J].临床心电学杂志,邹剑铭,慈书平.老年人运动诱发心律失常[J].心脏杂志,夏瑞冰,贾玉和.长期不适量运动对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张大东.空腹运动会诱发心律失常[J].保健时报▎声明:
1、本文配图来源于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