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动态心电图不同,心电散点图以时间顺序追踪多RR间期,为非线性、非数字化的数据表达方式,表现出高密度性,且将长期心电数据信息放置在一张图形上,可敏感捕捉逐波间的瞬时变化,直观表现心律变异性特点。临床医生在诊断时,仅需要通过浏览图形,观察分析图形分布数目、形状及B线斜率等就可以准确区分心房扑动、室上性早搏、持续和发作性心房颤动、持续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等。
随着心电散点图的推广应用,临床已经证实该方法能够提高处理大批量心电图数据的准确率及速度,实现诊断过程的原始信息透明化,具有普通心电图无法取代的优势。
心电散点图根据数据分析的不同需求,二维散点图可制作成单象限图和四象限图:1)单象限散点图,所有的RR间期散点都依时间列绘制的同一象限中、相当于坐标系的第I象限。坐标系X轴代表第n个RR间期,Y轴代表紧随其后的RR间期。2)四象限散点图,迭代方法与单象限图形相同,对于心律失常的数据,四象限图形可将不同的心律分别表达在坐标系的四个象限中。一般用于心房颤动伴宽QRS波和宽QRS波伴有频发多种心律失常的数据。心电散点图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可为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以下选取了一篇临床研究文献,探讨心电散点图的应用效果。目的
探讨心电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年8月-年8月收治的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例,女例,平均年龄(68.99±4.00)岁,均以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记录患者的24h心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自动检测技术分析数据,绘制24h心电散点图,观察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心电散点图的诊断结果。
结果
心电散点图一分布图形患者例,与窦性心律诊断符合率为.00%;三分布图形病例55例,其中诊断为室上性期前收缩病例53例,符合率为96.36%;四分布图形病例40例,其中36例诊断为室性早搏,诊断符合率为90.00%,其余4例B线斜率为(0.±0.),诊断为室上性期前收缩;扇形分布图形23例,全部确诊为心房颤动,诊断符合率为.00%。
结论
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更加直观、形象,同时诊断准确性更高,可有效降低漏诊、误诊率,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廖廷姝,李钊,廖佩娟,陈瑞华.心电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效果[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8(02):7-9.
[2]齐兵,王艳红.心电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方法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17(19):74-75.
END
本文为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国家药监局公布,又一常用药修订说明书,4类人禁用!不仅是血糖,基层医生如何监测糖尿病患者一句话掌握心电图———“律和率,轴和肌,房室传导波段期”卫生职称考试合格标准确定!国家卫健委发文,这个行业将大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