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生理界有关三维系统指导下“极少量射线”或“零射线”导管消融(CA)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报道屡见不鲜,但很多术者对应用三维导航系统指导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消融的理念仍未能完全接受,其中大多数都是出于对成功率及手术费用的顾虑。此外,目前临床上仍鲜有严格应用“零射线”、简化双导管法治疗SVT的前瞻性研究。最近发表在《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上的一项研究就对这种微创、零射线(minimallyinvasive,nonfluoroscopic,MINI)的导管消融新理念作了对比评估,结果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这是一项来自波兰的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数据均来自各中心常规SVT患者的导管消融治疗。“简化双导管法”是指股静脉穿刺后,通过2根导管创建简单的三维电解剖标测图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电生理检查。在最初10例MINI消融手术后,医务人员便不再使用铅衣了。
该研究共入选了例患者(平均年龄45±21岁;<19岁的患者占17%;女性占55%)接受零射线手术MINI消融组。此外,还连续入选例患者(平均年龄52±18岁;<19岁的患者占7%;女性占55%)接受使用X线的简化手术作为对照组。而MINI消融组中发现9例特殊患者必须使用X线。最终,例患者中有例接受了零射线手术且术后急性期成功率达到98%。MINI消融组与对照组相比,包括手术时间(63±26vs.63±29分,P0.0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vs.0%,P0.05),急性期成功率(98%vs.98%,P0.05),远期成功率(93%vs.94%,P0.05)在内的各项数据均未见显著差异。
可见,严格的“零射线、简化双导管”消融法对绝大多数SVT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这种改良的SVT消融法已得到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证实,值得更多中心去使用和推广。
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Vol.25,pp.-,EditedbyDr.DuDr.Fang
图1A-F:微创、零射线导管消融组的三维电解剖标测(3D-EAM)及消融。截图为简化标测及消融方法示例。穿刺右侧股静脉送进十极标测电极导管及消融导管。EnsiteNavX系统中的腔内电图与多导电生理仪中记录的十极电极导管上5对电极[冠状窦(CS)12(远端),CS34,CS56,CS78、CS90(近端)]及2对消融导管头端电极(ABL1-2,ABL3-4,)的电信号相对应。A:应用3D-EAM标记下腔静脉;B:消融导管进入右房;C:从肝静脉重新定位十极电极导管;D:基础定位,十极电极导管近端置于冠状窦口,消融导管(蓝色圆点)置于His束;E:在CS近端的电极导管定位;F:十极电极导管顶端在CS远端的标准定位及消融导管从His束滑落至冠状窦口。
图2消融左侧WPW/OAVRT的最终简化三维电解剖标测图。消融OAVRT采用经主动脉逆行的方法。在窦律下消融使得心律失常消失,预激消除。红色圆点代表消融靶点;绿色圆点代表His;Ao代表主动脉根部的简单轮廓;LV代表左心室,电极导管定位的CS简单轮廓用黄色表示;MAP代表消融导管头端。WPW/OAVRT代表预激综合征/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表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特征。AFL代表房扑;AT代表房速;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ICD代表心脏内装置;WPW/OAVRT代表预激综合征/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图3MINI消融组SVT患者入选流程。CHD代表先天性心脏病;RA代表右心房;RV代表右心室;RFCA代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