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不少方法或判定标准用于定位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但对于部分病例,仅依靠体表心电图还难鉴别其起源点。
德国莱比锡中心发表在最新《Heartrhythm》介绍了一种较简单的鉴别方法。初始了测量66例患者(37例RVOT)体表心电图QRS起始点至右室心尖部电极远端记录信号的间期(QRS-RVAinterval)。此外还前瞻性采用该方法判定39例患者其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位置(19例RVOT)。结果发现LVOT-PVCs的QRS-RVA间期长于RVOT-PVCs(70±14vs.33.4±10,p0.)。ROC曲线分析QRS-RVA间期≥49ms诊断LVOT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6%,93.5%,%。
共例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RS-RVA间期≥49ms预测LVOT起源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性分别为98%,94.6%,94.1%,98.1%和96.1%。
因此该研究表明QRS-RVA间期≥49ms提示LVOT起源可能性大。该方法相对简单准确率高,但由于RCC和RVOT后间隔的解剖相邻关系,鉴别右冠窦起源的准确率不高。
图1.右(A)、左(B)前斜位展示了右室和冠状窦电极位置。点线代表右室轮廓,椭圆形黑盘代表三尖瓣环。右室电极远端必须标准化放置在右室心尖部。
图2.3例室早患者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QRS-RVA间期,其中A例起源LVOT,B、C两例起源于RVOT。注意到3例患者胸导联移行区间相似。
图3(A)ROC曲线分析QRS-RVA间期≥49ms诊断LVOT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曲线下面积为0.。(B)、(C)分别为初始和验证人群中的起源于RVOT和LVOT的QRS-RVA间期的散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