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是患者猝死的原因之一,心律失常的所谓“恶性”,是因其造成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而危及生命。
诊断:
心律失常急性处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判断患者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对存在障碍者进行快速诊断,不需过分苛求完美的诊断流程;对这类患者的治疗要快,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多采用电复律治疗;心电图判读主要是在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患者中进行。
年心肺复苏指南成人心动过速的处理流程包括:①判断患者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有无低血压、意识丧失、休克、心衰及缺血症状;②若存在上述情况,立即进行电复律治疗,此时无需进一步诊断;③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应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明确QRS宽度。
面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患者时,急诊诊断步骤如下:①简单询问病史,如心脏病史、诱因、既往史、以往的诊断情况等;②12导联心电图和(或)食管心电图,寻找室房分离的证据;③不要求做出十分精确的诊断,如有困难,以“宽QRS心动过速”诊断即可,因为各种机制的宽QRS心动过速在指南中的处理原则是相同的。 既往心肌梗死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若心肌梗死在前、宽QRS心动过速在后,95%以上是室速。对于左室射血分数重度下降者,发生室速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若明确为室上速,按照室上速处理;若明确为室速或无法明确诊断,按室速处理,可直接行同步电复律或首选胺碘酮治疗。进一步学习:心电图分析升级单形性室速
心电图中室房分离不仅包括完全室房分离,还包括心室夺获、融合波及室房不等比例传导。这些都是最可靠的室速证据,但只见于20%~50%的室速,需仔细辨认心电图。
医生还可根据电轴的变化进行分析。异常电轴支持室速诊断,无人区电轴(西北电轴)及V1负向波时电轴右偏。胸前导联的同向性,尤其是负向同向性提示室速;正向同向性多为室速,但需除外左后旁路前传。VereckeiaVR单导联分析法也可用于室速诊断,但分析过程需要时间,可能不适用于急诊情况。对于单形宽QRS心动过速,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可鉴别,其中最可靠的是室房分离。
多形性室速
多形性室速患者一般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可蜕变为室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伴QT延长者为尖端扭转性室速(TdP),不伴QT延长者为多形性室速。诊断TdP的有效的方法是辨别室速发作的开头有无间歇依赖现象(短-长-短周期)。
获得性长QT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处理这类患者的方法包括:①停用一切可以引起QT的药物;②其次是静脉补镁:若已造成心脏骤停,1~2克硫酸镁用5%GS10ml稀释后快速静注,以后2克/~ml液体静注,以后可持续静滴;③静脉补钾,最好补到4.5~5.0;④心动过缓者可用临时起搏器(起搏频率超过90次/分);⑤等待起搏时可用阿托品等提高心率的药物;⑥禁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
不伴有QT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多有诱因,如缺血、急性心衰等,无QT延长及间歇性依赖现象,患者多存在窦速,一个早搏即可诱发。此类患者的处理方法一般为病因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时考虑电复律。
少见多形性室速
多形性室速伴短QT间期多形性室速伴短QT间期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患者有猝死高危,QTc间期一般≤ms,心房或心室不应期明显缩短。
极短联律间期室速这类室速的首个早搏与正常QRS波群的联律间期非常短,一般为~ms,QT间期正常。急性发作可行电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者用药首选维拉帕米,长期治疗建议植入ICD。
Brugada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和V1~V3导联J点上移,J波形成,下斜型ST段、ST段马鞍形抬高。急性发作可用电复律治疗,反复发作者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减少发作,长期治疗考虑ICD。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室速 它是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由运动诱发的多形性室速,典型发作者呈双向性室速。表现为晕厥、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多形性室速。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植入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方法。来源:医脉通
文章源自网络,转载只为分享,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谢!
北京白癜风研究所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