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45-55岁是人生中的黄金年龄段,但它也是生命“高危期”。这一时间段疾病最容易爆发,常被医生们称为“人生的旅途沼泽地”,很多人都没能熬过这段生命危险期!
多少人倒在40岁张锐——44岁
春雨医生的创始人,于近日因突发心梗去世,享年44岁。
罗京——48岁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罗京,于年因淋巴癌去世,享年48岁。
金波——34岁
年仅34岁的国内知名论坛——天涯社区的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的站台上突然晕倒,失去意识,抢救无效离世。
潘安邦——52岁
以一曲《外婆的澎湖湾》成名的台湾歌手潘安邦,于年2月3日在家中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2岁。
“四十岁以前以命博钱,四十岁以后拿钱买命”,这是许多人的真实写照。在工作上十分费心,在健康上十分省心,他们拼命透支着自己的健康,却忽略了健康的储备。
心脏病是这一年龄段高发的疾病,冠心病、心梗、心绞痛等都属于心脏病范畴。其中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更容易导致心脏问题!我国每年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约有万,其中因心梗死亡的达54万。
心梗的征兆,大家要留意!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知道心梗发作后,怎么做,所以错失生命!急性心梗也是有前兆的,大家一定要留意:
1、近期突然出现心绞痛,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
2、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3~7天内出现,少数甚至提前数周就出现了。
3、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医院就诊了。
4、胃疼。因为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5、牙疼。通常3分钟左右就会过去,如果是牙周炎则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好。
6、焦虑失眠。
7、心跳加剧。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应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预防心梗有妙招!1、注重心理平衡,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情绪波动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诱发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尽力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
2、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资料表明,气候急剧变化是发生心肌梗塞的重要诱因。所以中老人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
3、保持大便通畅,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力会突然升高,这可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诱发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人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4、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戒烟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因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促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诱发心肌梗塞。注意饮食和运动,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少吃奶油、肥肉,多吃一些糙米、蔬菜和水果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5、补充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专家还特别提醒,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史的患者最好每天补充适量的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被称做"心脑血管保护神",被摄入人体后,会转化成EPA和DHA。其中,EPA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它能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强循环系统的的健康,预防血栓的形成。DHA被称为"护脑专家",它能活化脑细胞,调节血脂,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人体免疫力。
心梗急救,记住这五步!1、拨打,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院抢治。
2、安静。发病4小时内,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应就地平卧,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镇痛。舌下含硝酸甘油片,或将亚硝酸异戊酯1支,用手巾挤碎捂鼻吸入。有条件时,可用硫酸吗啡2-5mg缓缓静脉注射,每隔15分钟重复1次,直到疼痛缓解;或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
4、吸氧。有条件时应立即吸氧。
5、心肺复苏。如果采用了上述急救后,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如若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如果你是一个40岁以上的奋斗者,请别忘记:
预防大于治疗。除了一年一度的常规体检中心电图检查外,要特别注意补充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
敲响健康警钟,身体是革命本钱,切勿透支,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