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大家用科学的方式爱护心脏,就可以让心脏病远离我们。
心血管病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我们增强健康意识,注意预防和纠正各种危险因素,多数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避免的。为保护好我们的心脏,重点要做好以下8个方面:
1健康饮食注意饮食多样化,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摄入,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油,植物油也不要吃太多,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和肥肉,饮食总量不吃太多(七八成饱即可),少吃盐,等等。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所以健康饮食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基础。2增加运动每周要坚持至少3-5次户外运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如果体重超重或肥胖,一方面要更严格的控制饮食,还要进一步增加运动量,每天运动1小时以上。3控制体重肥胖是发生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体重超重或肥胖的人来讲,控制体重对于维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不仅如此,控制体重还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人之所以会肥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吃得太多、活动太少。只要控制饮食摄入总量、增加运动,把每天吃的食物全部消耗掉,体重就不会增加。如果每天运动量较大、消耗能量超过每天吃进去的能量,体重就会减轻。4戒烟限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以显著增加发生心脏病的风险,需要引起大家重视。有喝酒嗜好的人要加以控制,每天喝白酒不要超过1两、红酒不超过2两、啤酒不超过半斤。5每年检查血压血脂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积极预防、积极筛查、积极治疗。健康成年人最好每年检查一次血压血脂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指标。对于已经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只要把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好,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发生心脏病的风险。绝大多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均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目前没有根治这些疾病的药物,因此不要相信那些号称可以根治这些疾病的虚假广告,很多虚假宣传都是图财害命的。很多地方在做血粘度检查,这种检查很容易迷惑人,很多人相信血粘度增高容易发生心梗、脑梗,实际上这项检查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根本不靠谱。血液粘稠也不是治疗的指征,不要轻信街头巷尾那些江湖游医的蛊惑。预防心梗脑梗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应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当然这些治疗措施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常会建议血脂高的人服用他汀。一些患者看到说明书上写了很多副作用,就不敢吃药了,这么做是不对的。说明书上注明了各种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是负责任的表现,不写明副作用的药物不等于没有副作用。他汀是很安全的一种药物,绝大多数人能够很好的耐受。6身心放松精神紧张也是引起心脏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年轻人发生心梗的越来越多见,除了与吃得多、运动少有关外,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劳逸结合、心态平和、放松身心、充足睡眠对于心脏健康很有帮助。7按医嘱治疗已经发生冠心病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之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很多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例如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等等,要坚持服药,不应因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得到控制就私自停药。8不要乱用药很多人每日补充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这是不妥的。有研究表明,长期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不仅不会获益,甚至可增加死亡率。对于健康人而言,只要坚持多样化饮食,无需补充任何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更不要吃什么滋补品,多数所谓滋补品根本没有滋补作用。不要看广告买药。很多人不是按照医生嘱咐用药,而是跟着广告跑。很多药物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并没有多大作用。心血管健康20条忠告
1面对心血管疾病的侵袭,我们不主动防御就等于慢性自杀!倘若我们再不摒弃不健康生活方式,再不管住嘴迈开腿,明天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将会吞噬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后天心血管疾病将会吞噬我们的生命!
2常有很多患者要求检查血粘度,若相关指标异常便要求输液降低血粘度。其实该检查缺乏科学依据,试图通过输液降低血粘度未必能给患者带来好处。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合理应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这是最重要的。3很多人每日补充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这是不妥的。有研究表明,长期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不仅不会获益,甚至可增加全因死亡率。友情提示:对于多数人,只要坚持多样化饮食,无需补充任何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一其他专业医生问我有何好法把拜新同弄碎,问其为何?答曰:一患者昏迷需胃管鼻饲,因他长期吃拜新同与肠溶阿司匹林等,故研碎胃管注入。这是极其错误且危险的做法。控释片缓释片研碎后会导致较大剂量药物迅速吸收,肠溶剂研碎后会损伤胃黏膜。切忌如此用药!
5一患者近年反复咳嗽,曾诊咳嗽变异性哮喘。后得知其因冠心病长期服阿司匹林,遂停药,症状缓解。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并引起哮喘发作或其它过敏反应。很多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可能由药物少见副作用所致,需注意。
6一患者去年患心梗,出院时嘱其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等药。今复诊得知其早已停此二种药,理由是别人说他汀对肝脏有毒。他这种做法极端错误且有危险。他汀与阿司匹林是最能够减少心脏事件的药物,只要没有禁忌证,所有冠心病人均需长期服用。
7一好友来电,说感冒了,输了三天头孢仍未好转,怎么办?了解基本情况后我告其马上停用抗生素。绝大多数感冒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甚至有害。只有确认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考虑抗生素治疗。
8心电图T波低平非常常见,一些医生常据此诊断心脏病,甚至予以药物治疗。实际上导致T波低平的原因很多,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睡眠障碍、情绪紧张、过度换气、肥胖、电解质紊乱等。当然,T波改变也可作为心脏疾患的表现。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T波改变的原因,勿乱用药。
9近遇两患者服用他人推荐的“绝对无副作用的纯中药”,一种治疗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送药检机构检验发现其中含有优降糖(每日剂量约8-10mg)。另一种是“祖传秘方专治失眠的特效药”,经检验主要成分是朱砂与安定(长期服用朱砂可致汞中毒)。医院诊治!
10老年人因退行性骨关节病所至腰背腿疼,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萘普生、吲哚美辛、双氯酚酸、塞来西布、布洛芬、尼美舒利等)非常普遍。这类药物可能对心脏有潜在危害。急性心梗患者一旦确诊,应立即无条件停用此类药物(除阿司匹林外)!
11每到季节更替,总有人问预防性输液的事。其实这种做法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无助。需要做的是: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定期预防性输液既没必要也无依据。
12老年男性常并存前列腺肥大与高血压,因此常用a阻滞剂治疗,但此类药物很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夜尿多频频起夜,极易跌倒进而骨折,因此对于用此药者应建议其夜间用便壶,不要去厕所,这样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
131、无心绞痛时使用,甚至未确诊冠心病仅有T波低平就用:该药用于减少或缓解心绞痛发作,无症状者不该用;2、连续几天静点或持续泵入:硝酸甘油连续静点24小时后即可耐药,应避免长时间连续输入,否则真正需要时该药便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14心律平临床使用非常广,但一定注意适用范围。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频发室搏很常见,应着重抗心衰治疗,同时纠正低钾低镁,一般不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5今天一位朋友问我血脂高怎么办,我说哪一项高?他说血脂高。后来才知道他说的是甘油三酯。很多人以为血脂就是指甘油三酯,实际上血脂包括总胆固醇、LDL胆固醇、HDL胆固醇、VLDL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多项参数,不同参数异常的防治策略不完全相同。
16一80多岁老者住院期间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症,心电图示严重心肌缺血。追问病史,方知其今天心情好小酌几杯(因肺部感染正在静滴头孢孟多)。此即双硫仑样反应诱发心肌缺血。
17一位老年人突然晕厥,血压测不到,急查心电图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现已平复。询问后得知其正在服用比索洛尔与地尔硫卓。这是两年内我遇到的第三例相似患者。b受体阻滞剂与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均有较强的负性肌力、负性变频、负性传导作用,两类药物合用可对心肌收缩力、心率以及房室传导功能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老年人心脏传导功能常不同程度减退,如此用药易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因此需更加谨慎。教科书上多有提及,但似乎未引起足够重视。
18任何药物都会有相应的不良反应,这就要求我们:1.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杜绝滥用药物与过度治疗;2.对于所应用的每一种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要有所了解,并注意识别各类不良反应。3.不能因噎废食,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经过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该选用的药物仍尽量选用。
19我们的身体相当于一架机器,每个脏器相当于机器零部件。机器的运行负荷越重各零部件就容易出故障,体重越大各脏器的负担也就越大,心脏、肝脏、胰腺、肾脏、关节等就越容易患病。所以,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肯定有益健康。合理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当然,不要试图使用减肥药来减轻体重,这对身体可能是有害的。增加运动和控制饮食是最科学经济有效安全的减重措施,但持之以恒方有效。
20我们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空腹状态下运动试验阴性的老年人饱餐后立即进行运动试验,结果有26%的受试者出现心肌缺血。因此老年人餐后应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去运动,有冠心病者尤应注意。
文章来源:《科学猫头鹰》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鐨勬渶濂藉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