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保健手册(完整版--上半部分)
(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办公室总后勤部卫生部保健局编)
目录
第一部分生活起居
第二部分饮食营养
第三部分运动健身
第四部分养生保健
第五部分疾病预防
第六部分心理健康
第七部分合理用药
(全篇内容较多,往期部分可回复“首长保健手册”查看)
第四部分养生保健
◎少量之酒
◎健康之友
◎多量之酒
◎罪魁祸首
一、养生牢记十个数
1.一个目标:身体健康。
2.两个要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3.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身份,忘记恩怨。
4.四季不懒:运动健身,贵在坚持。
5.五谷皆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
6.六欲不张:戒掉贪字,抛开烦恼。
7.七分忍让:宽厚体谅,克已让人。
8.八方交往:多交朋友,丰富情趣。
9.九(酒)少烟除:戒烟限酒,健康长久。
10.十分坦荡:心胸开阔,豁达大度,不争名利,不计短长。
二、古人养生保健三三法
1.三戒:孔子主张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矣,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矣,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青少年时期、壮年时期、老年时期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的不同,养生保健的重点和方法应有区别。
2.三有:《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饮食有节,即吃饭要有节制,要定时定量。起居有常,即一日生活要有规律,做到张弛有度。劳作有序,指工作有条不紊。注意劳逸结合。
3.三去:《道德经》提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要去掉极端的、奢侈的和懒散的状态,保持思想纯正,目标适当,积极进取。
三、养生十原则
1.眼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感觉。精气旺盛,脏器功能良好,思维活跃,情感丰富。
2.声息和:说话声音宏亮,呼吸从容不迫,心平气和,肺脏功能良好.抵抗力强。
3.前门松:小便通畅。
4.后门紧:大便每日一次,无腹痛、腹泻之虑,消化功能健旺。
5.不丰:保持体形匀称,不肥胖。
6.牙齿坚:注意口腔卫生,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7.腰腿灵:每周有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肌肉、骨骼和四肢灵活。
8.脉形小:心跳次数保持在每分钟60~80次,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9.饮食稳:定时定量,注意营养,科学合理。
10.起居准:按时起床和睡觉,睡眠质量好。
四、养生要讲五平衡
1.环境平衡:健康长寿的人,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人与环境失,
便会生病,甚至不能生存。
2.营养平衡:要调和五味,不偏食。营养平衡才能使人均衡发育生长。
3.阴阳平衡:万物均有阴阳属性,一旦阴阳失调,人就生病。《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
4.动静平衡:《黄帝内经》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要保持健康,必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动静平衡。
5.心理平衡: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精神崩溃会导致身体崩溃。生气和忧郁可使人生病。“生命在于平衡”,失衡就会生病,甚至丧生。
五、养生“五个一”工程
1.清晨饮一杯温水:清肠洗胃、促进大便畅通,有利于排毒养颜,身体轻松、容光焕发。
2.中午睡一会儿午觉:短短半小时的午睡,可使下午精力充沛,晚间不觉疲倦。
3.下午吃一个苹果:苹果味甘性平,营养丰富,便于人体吸收,每日食之,有良医常伴之效。
4.晚餐喝二杯红酒:干红葡萄酒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功效。晚餐喝一杯干红,可解除疲劳、增进食欲,亦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5.睡前喝一杯牛奶加蜂蜜:牛奶有帮助睡眠的作用,蜂蜜有安神清火的功能,每晚临睡前饮用,对提高睡眠质量大有裨益。
身体指数为1,其他指数为“0,前面有了“1”的存在,后面的“0”越多越好;1”没有了,“0”再多也没什么意义。“五个一”工程就是保住最基本墓本的“1。
六、中外寿星养生五要素
1.锻炼有恒:三国名医华佗创编“五禽戏”,锻炼者有人“年逾百岁而犹有壮容”。弟子吴普问其原因,华佗说,持之以恒。
2.情绪乐观:有人请教邓小平同志的健康秘诀,他回答是四个字:乐观主义。法国著名生理学家农涅在92岁时向人们介绍其长寿秘诀,只有一个字:“笑”。
3.饮食有节:唐代名医孙思邈寿越百岁,他有一条养生经验叫“节制饮食,细嚼慢咽;食不过饱,酒不过量”。
4.生活规律: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在98岁寿诞时,介绍其长寿秘诀只有一句话:“要长寿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不懈追求:使生命充满活力。美国有位百岁老人从80岁起学习绘画寿至百余岁。
七、养生四防三忘八气节.
四防:(1)预防高血压。(2)预防高血脂。(3)预防高血糖。(4)预防动脉硬化。
三忘:(1)忘记年龄,莫叹老之将至,牢牢把握今天。(2)忘记身份,不必看重职务,寄情事业人生。(3)忘记恩怨,处事以德,待人以宽,宽容宽厚赢得宽心。
八气节:(1)爱党爱国,浩然正气。(2)安心调养,要有静气。(3)广交朋友,要讲义气。(4)与人为善,处事和气。(5)受了挫折,要有勇气。(6)遇到困难,要有志气。(7)对待金钱,不要小气。(8)不顺心时,切莫生气。
八、益寿十二伴侣
1.与德为伴:修炼品行、悟守公德,乐善好施,大德必寿。
2.与众为伴:广交朋友,远离孤独,生活充实,开朗豁达。
3.与动为伴:动则不衰,用则不退,坚持运动,健康长寿。
4.与艺为伴:琴棋书画,花鸟鱼虫.增添情趣,以情养性。
5.与游为伴:旅游观光,增长见识,锻炼筋骨,有益身心。
6,与绿为伴:青山绿水、草木葱笼,净化身心,陶冶情操。
7.与说为伴:无论喜愁,向人诉说,一吐为快,理气疏淤。
8.与爱为伴:爱护家人,善待他人,心存大爱.关怀天下。
9.与藏为伴:邮币古玩,票证报章,方寸千秋。趣味无穷。
10.与书为伴:博览群书,开卷有益,增长知识,活跃大脑。
11.与乐为伴:乐观乐天,乐享人生,乐在心中,万事无忧。
12.与韧为伴:坚韧不拔,永不放弃,战胜病魔,精彩人生。
九、掌握十个有效钟点
1.思考:早上和傍晚宜从事创意思考。
2.睡眠:午睡从午餐后1小时开始,晚睡以22~23时上床为佳。
3.刷牙:饭后三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
4.喝水:早晨起床、上午8~10时、下午3时、晚睡前半小时喝水最重要。
5.饮茶:饮茶养生的最佳时间是用餐1小时后。
6.喝奶:每晚睡前喝奶可补偿夜间血钙低落而保护骨骼,并提高睡眠质量。
7.水果:上午8~10时和下午4~7时是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8.护肤:晚上睡前美容护肤效果最佳。
9.洗澡:睡前温水浴可帮你安然入睡。
10.服药:驱肠虫药、治疗胃炎药、胃肠解痉药、止吐药、利胆药、肠道抗感染药宜饭前空腹服用;助消化药宜饭间服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宜在两餐之间或疼痛时嚼服;阿司匹林等对胃有强烈刺激的药宜在饭后30分钟服用;催眠药宜在临睡前服用。
十、抗衰延年十法
1.乐观开期:增强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
2.节制饮食:预防消化不良、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3.勤于劳动:经常参加体力劳动。
4.勤干用脑:增强脑功能,延缓衰老。
5.夫妻恩爱:恩爱夫妻比夫妻不和及离婚者平均寿命长。
6.房享和谐:正常有节制的性生活,可降低癌症发生率,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性器官功能衰退。
7.睡眠充足:每日平均睡眠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
8.为人宽厚:人际关系良好,保持乐观情绪。
9.注重仪表:有利于消除年老体衰感,增强抗病和抗衰老能力。
10.老有所为:有精神依托,利于延年益寿。
十一、春日养阳四法
1.调情志养阳法: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情绪,切忌大喜大悲,使肝气调达,保养阳气,养生防病。
2.慎起居养阳法:早睡早起,坚持室外活动,可使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3.节饮食养阳法:辛甘之品可助春阳,温食利于护阳,如葱、枣、花生皆宜食,但不宜食大热大辛的狗肉、参、茸等滋补品,食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
4.善运动养阳法:避免过度运动和损耗,注意采纳自然之气以养阳,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慢跑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干河畔林间,全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
十二、春季养生五宜
1.身体宜暖:春天忽冷忽热,气温变化较大。天气稍暖,不要减衣过快,以防外邪侵袭而引起疾病。
2.腿脚宜动:春天风和日丽,万物复苏,应多到户外活动,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陶冶情操、锻炼身体。
3.饮食宜甘:春天肝气亢盛,水旺克土,易致脾胃虚弱,宜多吃大枣、蜂蜜等性味甘平之类,少吃辛温燥辣、酸味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4.机体宜补:春天生机旺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多,特别是年老体弱、久病初愈和手术后的人,应适当吃些滋朴食品或补药。
5.旧病宜防:春天阳气升发,最易引起旧病复之或加重。尤其高血压患者和肝病息者,生活上要注意,心情要豁达,注意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养身心,保持健康。
十三、夏季养生五清
1.清心:心静自然凉,常如冰雪在心中,遇事心平气和,以防心火内烧。
2.清食:多吃清淡食物,少食辛辣之物。宜多吃西瓜、黄瓜、丝瓜、苦瓜、冬瓜、西红柿、百合等,以清热解暑、敛汁补液、增加食欲。
3.清居:早晚大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中午紧闭门窗,防止热流入室。客厅放盆仙客来,书房放蟹爪兰、文竹,卧室放点山水盆景,厨房放上吊兰等,可使室内空气净化,感到清凉舒适。
4.清乐:炎炎夏日,不宜长途游乐;清晨出太阳时,可到树木繁茂处锻炼,以吐故纳新;傍晚迎着夕阳乘凉散步,使人心旷神怡,气血通畅。
5.清饮:夏季宜喝白开水、绿茶和醋。
十四、秋季养生六防
1.防胸痛:秋季易诱发心绞痛,故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坚持服药,防止疾病加重。
2.防秋燥:秋燥伤阴,耗损肺津,故应多吃蜂蜜、大枣、银耳、芝麻,多喝开水,安度秋天。
3.防忧郁:秋季易导致心情忧郁,故日常生活中要收敛心情,保持内心宁静。
4.防感冒:秋季温差大,要适时增减衣服,做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杭力,防止病邪侵袭。
5.防腹泻:秋天身体易受凉,瓜果食多,胃肠负担加重而引起腹泻,故应严防病从口入。l
6.防脱发:秋风吹拂,人的头发容易脱落,故要避免强烈日光照射,保持头发清洁,多吃蛋白质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十五、冬季养生八宜
一宜微出汗:冬宜去寒就温,以防寒冷侵袭。
二宜健双脚:保持脚的清洁干净,坚持用温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
三宜防患病: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防止旧病复发。
四宜调精神:冬天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是运动。如散步、爬山、打拳等,消除烦闷,保养精神,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五宜水量足: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
六宜空气好: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
七宜调粥养:饮食忌硬、生、冷。晨起吃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梗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最适宜。
八宜入睡早: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十六、影响健康的十大不良习惯
1.过度紧张:心理上的长期紧张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容易催生疾病。
2.滥用药物:其结果是意外中毒;补药用之不当也会伤人。
3.暴饮暴食: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原因。如糖尿病等。
4.缺少运动:适度运动锻炼是最好的健身。
5.忽视报警:不注意身体的报警信号,出了大毛病才去检查。
6.中断治疗:随意中止药物治疗常使疾病复发。‘
7.过度节食:会造成身体营养缺乏。
8.吸烟:不吸烟是减少疾病的最有效而可行的措施。
9.酗酒:暴饮后肝脏的正常功能降低,易引发多种疾病。
10..起居无常:经常熬夜加班,生活无规律,对健康极为有害。
十七、预测早衰二十条
1.清晨起床感觉身体不适。
2.搭乘公共汽车时不愿跑步赶车。
3.上楼或行走时容易摔跤。
4.不愿接触周围同志或上级领导。
5.写文章速度减慢,且感文笔枯涩。
6.讲话经常出错,有时前言不搭后语。
7.对别人做事总不放心。
8.记不住至亲好友的姓名、住址或电话号码。
9.厌恶油腻食物。
10.饭菜中喜欢加入浓厚的调味品。
11.双手觉得发紧、发硬。
12.双眼经常睁不开。
13.精神不振,总想喝茶提神。
14.经常打哈欠。
15.不由自主地用手托腮。
16.习惯于把脚放在椅子或桌子上。
17.吸烟多,喝酒多。
18.体重下降或超重。
19.经常腹泻或便秘。
20.晚问难以入睡。
十八、年过四十须把握十多十少
男性年过40,其患病危险性超过同龄女性。如果不在各方面加以注意,很有可能无法享受奋斗的成果。为此,美国保健专家莱斯博士向年过40的男性呼吁:
1.少一小时忧虑,多一小时欢笑。
2.少一次午餐宴请,多一次松弛时间。
3.少一周高压生活,多一周休息娱乐。
4.少一晚社交聚会,多一晚阅读书籍。
5.少一次工作酒宴,多一次家人聚餐。
6.少一小时室内,多一小时户外。
7.少一小时坐车,多一小时步行。
8.少一小时工作,多一小时健身。
9.少吃一份肉食,多吃一份果蔬。
10.少一小时熬夜,多一小时睡眠。
十九、中年健康“五个不”
1.工作不熬夜: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大脑受损,促使早衰。
2.三餐不挨饿:经常挨饿不进食,会引起胃溃疡,诱发低血糖,脑血栓、尿路结石等。
3.玩乐不伤神:玩乐过度,会使体内维生素A消耗过多,视力下降、神经疲劳。长期听狂躁音乐,会使耳膜过度紧张,影响听力;长期玩电子游戏,会患“电脑综合征”;整夜打牌、下棋、搓麻将,会过多地消耗脑力和体力,伤身劳神,影响健康。
4.运动不过量:过量运动会使热能大量消耗、乳酸等代谢物在血液中堆积,造成心律不齐,影响肝脏功能,导致筋骨和肌肉酸软。
5.治病不拖延: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胃痛、失眠、气短、关节痛、食欲差时应及早就医,避免将小病拖成大病,失去治疗良机。
二十、女性一生中四个最佳保健时间
1.补钙的最佳时间:补钙以12~14岁时期最为重要,故女性有少年补钙终身受益之说。
2.预防肥胖的最佳时间:女性的一生中有三个时间段最容易发胖。一是儿童期。如体重正常,发胖的可能性减少60%。二是15~25岁的10年间。是脂肪细胞兴旺发达的高峰期,最易发福。三是40岁以后。饱腹感迟钝,容易贪食而肥胖。故应在这三个时期预防肥胖的发生。
3.预防心脏病的最佳时间:女性在绝经后心脏受害的可能性增加,故保护心脏应在绝经前3年开始,直到绝经后1年,不可有丝毫麻痹。
4.治疗盆腔炎的最佳时间:以月经期治疗为最佳时机,方法是经期前1~2天开始用药,至月经干净为一疗程,大约7天左右。
二十一、日常保健十不宜
1.床位不宜低:床位过低使人体处于空气中最不清新的层次,对健康不利。
2.枕头不宜高:枕头的高度以侧卧时后颈部不弯曲为最佳。
3.晚饭不宜饱:以免积食饱胀而增加胃肠负担。
4.饮酒不宜醉:防止伤身伤肝。
5.睡眠不宜少:足够的睡眠可消除疲劳,使免疫功能保持正常。
6.心胸不宜窄:心宽体健乃至理名言。
7.灯光不宜暗:灯光太暗,精神易于懈怠。
8.鞋袜不宜紧:鞋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和全身健康。
9.服药不宜多:滥服抗菌素会使体内产生菌群失稠,耐药菌株等,导致新的疾病。
10.工作不宜累:疲劳是机体的呼救信号,工作累了应当休息,以免积劳成疾。
二十二、戒除十一种不良生活习惯
1.吸烟:害人害已,应立志戒掉。
2.酗酒:有害身体,又容易惹祸。
3.空腹跑步: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不刷牙不漱口:易引发口腔疾病。
5.懒得洗脸:造成“灰尘毁仪表,细菌多传染”。
6.睡懒觉:贪吃又贪睡,添病又减岁。
7.有病不求医或乱求医:小病变大病,大病变重病。
8.长时间打牌搓麻将:生活无常,损伤健康。
9.快节奏的狂欢乱舞:乐极生悲,易突发疾病。
10.冰镇啤酒当水喝:多喝坏肠胃,易造成腹泻。
11.酒后服用镇静药:乙醇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其抑制中枢神经和呼吸的作用。
二十三、饭后八不急
l.不急于吸烟:饭后吸烟,有害物质可损害肝、脑及心脏血管。
2.不急于饮茶:茶中大量揉酸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不利吸收。
3.不急于洗澡: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增加,胃肠道血流量减少,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
4.不急于上床:“饭后后躺一躺,不长半斤长四两”。饭后至少要过30分钟再上床睡觉。
5.不急于散步:饭后马上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6.不急于开车: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因大脑暂时性缺血而导致操作失误。
7.不急于吃水果:饭后立即吃水果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8.不急于松裤带:饭后放松裤带,会使腹腔内压下降,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减弱,引起胃下垂、上腹不适等消化系统疾病。
二十四、一日八时健身法
1.起床时:睁开眼睛,伸伸懒腰,叩齿数十次,左右旋转眼睛各十次,可健齿明目。
2.步行时:伸直腰背、抬头挺胸,可增强腹肌,避免驼背,舒展颈椎。
3.伏案时:随时转动脖子、腰部和双腿,抖动上下肢,晃晃头,做做深呼吸,可缓解疲劳。
4.做饭时:抽空做做下肢活动,可促使膝关节和小腿韧带强健并富有弹力,消除疲劳。
5.看电视时:久坐沙发后换坐在椅子上,将腰背贴近椅子背,双手在椅背后交叉,挺胸、深呼吸、收腹数次,解除久坐后的疲劳。
6.睡觉时:做提肛动作和俯卧撑,有利入睡。
7.游逛时:逛公园、散步时,带上一对健身球边走边搓,可消除心中烦乱,解除疲劳。
8.劳累时:平躺在床上,不垫枕头,将腿伸直抬高,立即感到头脑清醒、全身轻松。
二十五、掌上养生五法
1.旋转拇指:拇指作度旋转,让拇指的指尖尽量画圆形,按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各自旋转1~2分钟。
2.自我握手:左右手交替对握,拇指有意识地用劲抓住另一侧手的小鱼际,紧握3秒钟后分开。左右相互紧握5~6次。
3.手指交叉:一只手拇指在上交叉一会儿后,再换成另一只手拇指在上。然后将手指尖朝向自己,使双手腕的内侧尽量紧靠,反复进行几次。
4.温风吹手:用电吹风向手掌送去温风,感到稍热时,把电吹风移开,然后再吹,这样反复进行6~7次,使整个手掌都被电吹风发出的温风刺激到。
5.旋转网球:双手夹住网球,缓慢而有力地揉转,通过网球对整个手掌进行刺激。还可把双手指叉起来,夹住网球按3秒钟后分开,然后再度撤按。如此反复进行多次。
二十六、十四个健身小动作(一)
1.干洗脸:两手掌心相搓,搓热后像洗脸那样反复摩擦脸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直至脸部发热。
2.梳抓头:两手五指分开放在头两侧,像梳头那样从前向后,从外向内梳抓头皮。
3.揉眼眶: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食指放在眼眶上,由内向外,先上后下,反复擦揉眼眶。
4.揉太阳穴: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反复按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5.揉鼻根:两手拇指或食指放在鼻根两侧,上下反复揉擦。
6.揉风池:两手拇指放在枕后风池穴处,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放在头两侧,反复按揉。
7.擦颈项:两手掌心搓热后,放在颈后部来回揉擦,直至颈项部皮肤发热。
二十七、十四个健身小动作(二)
8.捏拿肩:将手放在对侧肩部,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反复揉捏、提拿肩部肌肉,两侧交替进行。
9.揉捏臂:一手放在对侧臂上,上下反复揉捏,先内侧后外侧,两侧交替进行。
10.按揉腹:两手重叠放在腹部,反复按揉,范围由小到大,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11.捶打腰:两掌分别放在同侧腰部,由上而下反复搓揉。然后,变掌为空拳,反复捶打腰部。
12.捏小腿: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两手拇指向内,四指向外,上下反复揉捏,两侧交替进行。
13.转动踝: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一手放在跟健上,反复揉捏;另一手抓住足的前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转动踝关节,两侧交替进行。
14.揉捏足: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反复揉捏足部,两侧交替进行。
二十八、六种简便易学健身法
l.梳头:微展五指,以中指为中心,从前额部梳部,每日坚持6~9次,可使头发柔软。
2.擦脸:面部全部轻搓后,重点揉太阳穴,轻刮鼻梁,可使面部柔软红润。
3.运目:双目从左向右转14次,再从右向左转,然后紧闭双目少许,再突然睁大眼睛。站在窗极目远眺,多盯看几次。可使眼睛运转灵活,祛内障外翳,纠正远视和近视。
4.提耳:用左手隔头顶提右耳36次,再用右手隔头顶提左耳36次,可缓解阳萎,治疗尿频、尿急。
5.伸懒腰:伏案读书、写字、阅报一小时左右,起来伸伸懒腰,可消除疲劳。
6.打呵欠:打呵欠配合伸懒腰,使胸廓得以扩展,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消除疲劳、松弛肌肉组织。
二十九、延缓脑功能退化六法
1.善于用脑:坚持读书、阅报、书法、绘画、裁剪、烹调、旅游、写作等,保持脑的灵活性。
2.饮食健脑:经常食用麦芽、鱼虾、菠菜、胡萝卜、卷心菜、黄豆、黑豆、核桃、果子、杏仁、花生、黑芝麻、大枣、柑橘、香蕉等,供给大脑营养。
3.怡情益脑: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愤怒,可以预防大脑退化。
4.勤于动脑:适当的运动对大脑是一种良好的刺激,可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大脑新陈代谢。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跳舞等。
5.防病治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中风等,可导致脑血管变窄变细,使脑血流量减少,易促使大脑退化。
6.药物补脑:人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五味子、天门冬、当归、熟地、灵芝、黄精、山药、川芎等,可补脑益智。
三十、四伴四勤培养情趣
1.四伴:(1)以人为伴,和睦相处,家里家外朋友多。(2)以物为伴,养花、养鸟、养金鱼,乐在其中。(3)以艺为伴,练书法、搞创作,只讲情趣,不求名利,其乐无穷。(4)以趣为伴,旅游、摄影,自得其乐,趣味盎然。
2.四勤:(1)勤动脑,可扩张脑血管,延缓衰老。(2)勤动嘴,嘴是脑的近邻,多说多笑勤咀嚼,对延缓大脑功能衰退有好处。(3)勤动手,双手遍布末梢神经,干活如按摩,立竿见影。坚持刺激双手,激发心脑功能。(4)勤动脚,“脚为心之泉”,要想心脑好,坚持慢步跑。
四伴、四勤好,贵在要做到,劳逸结合妙。中老年人既不能闲着,也不能累着。华罗庚的《自勉诗》“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以终”是有科学道理的。
三十一、健康家庭三件宝
第一宝话聊:话聊是谈心、交流和沟通。一聊双方误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三聊能治血压高,四聊糖尿都吓跑。
第二宝牵手:牵手是个无价宝,牵手夫妻感情好;早起出门牵牵手,身心愉快向前走;晚上回家牵手,消除劳累无忧愁;灯下夫妻常牵手,心心相印偕白头。
第三宝爱巢:构筑家庭爱巢,性爱和谐健康,夫相处融洽,生活幸福美满。性爱对于夫妻,无论青年、中年还是老年,其重要性丝毫不减。
三十二、养生应重视四防
一防暴饮暴食:制定科学的营养食谱,多食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品,适量进食动物蛋白。油炸、腌渍、熏烤类食物以及动物内脏、罐头、香肠等,均被营养学家列为致癌和导致血管硬化的危险食品,应尽量少食。
二防生活无常:无所事事,整天看电视至深夜,或者打牌、搓麻通宵达旦、废寝忘食,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就会找上门来。
三防焦虑烦躁:长期处于焦虑烦躁状态中,会迫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要学会自我排解,与人交流或求助心理医生。
四防有病不医:有些人从来不体检、不看病、不吃药,怕体检查出病来,怕看病麻烦,怕吃药太苦,直到得了重病才急诊抢救。为时已晚。
三十三、心态年轻有七招
1.保持大脑活力: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青年人差。
2.经常活动手指:经常活动手指,可刺激大脑两半球,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
3.转换活动方式:读书、写作后听听音乐、打打球,及时转换活动方式,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疲劳。
4.参加社会活动:广泛结交朋友,脱离孤独环境,感受时代气息,使生活快乐有趣。
5.保证睡眠充足: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八小时左右的睡眠。
6.均衡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7.欣赏优美音乐:优美的旋律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利身心健康。
三十四、健鼻养生五法
1.冷水冲鼻: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冲洗鼻子,可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
2.鼻外按摩:拇指与食指夹住鼻根两侧由上至下连拉12次,可改善鼻粘膜血液循环。
3.鼻内按摩: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夹住鼻中隔向下拉若干次,可增强鼻钻膜抗病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和萎缩性鼻炎。
4.迎香按摩: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两侧旁开0.5寸处)若干次,可改善血液循环,防治鼻病和面神经麻痹。
5.印堂按摩: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在两眉中间)12次,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
三十五、清晨养生七要
1.深呼吸:睡醒后,先伸懒腰,使关节充分伸展,再举臂连续做10次深呼吸运动。
2.要四方眺:置身于开阔地或站在高处,两眼平视,向东、南、西、北远眺。
3.要排大便:用时约5分钟。
4.要照镜子:观察是否眼带血丝,眼圈昏暗,眼圈红肿,眼皮跳动,皮肤有斑点,皮肤粗糙,皮肤微黄,嘴唇微黄,齿龈出血,舌头发白等。
5.要搓面部:双手搓擦面部,向上推时稍用力,向下要轻轻拉。
6.要梳头发:可起到平肝息风,开窍宁神的作用。
7.要转腰部:立姿,两脚分开同肩宽,两手叉腰,按肾俞穴,缓缓左右转动,直至腰部感到发热为止。
三十六、五戴有害健康
1.戴“表”睡觉:戴着手表睡觉,特别是夜光表有镭辐射,可导致不良后果,影响健康。
2.戴“牙”睡觉:戴着假牙睡觉,有睡梦中不慎将假牙吞入食道的可能,睡前最好取下假牙清洗干净,既有利于口腔卫生,又可安全入眠。
3.戴“罩”睡觉:戴乳罩睡觉可影响乳房健康而诱发疾病。
4.带“机”睡觉:有的人为了通话方便,晚上睡觉时将手机放在枕头边,会有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形成电子雾,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并能导致生理功能紊乱。
5.带“妆”睡觉:带着残妆睡觉,会堵塞肌肤毛孔,造成汗液分泌障碍,妨碍细胞呼吸,还会诱发粉刺,损伤容颜。
三十七、五种拍打养生健身
拍打头颈部:站立或坐位,举起双臂,用手掌从后颈部至前额部拍打,再从前额部拍打到后颈部,反复拍打5~8次。
2.拍打脚背部:站立,全身放松,然后半握拳,先用左手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拍打右胸,然后用右手拍打左胸,左右各拍打次。接着将左手伸至头后拍打右背部,右手拍打左背部,每侧各拍打次。
3.拍打腰腹部:站立,全身放松。然后半握拳〔手掌亦可),腰部自然转动。当腰向右转时候,带动左上肢的手掌向右腹部拍打,同时右上肢及手背向右腰部拍打,反之亦然,每侧拍打次。
4.拍打肩部:坐在椅上,用左手拍打右肩,用右手拍打左肩,每侧拍打次。
5.拍打肢体:用左手拍打右上肢,用右手拍打左上肢,每侧拍打~次。拍打下肢时、先拍左腿,再拍右腿,每侧拍打次。
第五部分疾病预防
◎三分医
◎七分养
◎十分防
一、人体的六个报警信号
1、不可解释的体重减轻或食欲不振:可能隐藏了某种严重疾病。
2、说话含糊不清,身体疼痛:感到身体有刺痛和热辣的感觉,头脑麻木,是中风的前兆。
3、黑色焦油状粪便:可能是溃疡病导致的内出血,必须尽快止血并排除癌症的可能。
4、头疼伴随脖子僵硬和发烧:不能将下巴贴近胸部,提示可能有脑膜炎。
5、突然间剧烈头疼:可能有脑出血,不到四十岁的人更有可能患脑动脉瘤。
6、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可能是子宫癌的警报。
二、体检看病六注意
1、单位每年的健康检查,千万别放弃:及时因故不能参加,事后一定设法补上。
2、对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千万别迷信:应从胸透、腹部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做起,这样既不多花钱,更重要的是又不受某些射线的伤害。一旦常规检查发现可疑的情况,再根据医师的建议,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检查。
3、对专科医师做的检查,千万别忽略:发现问题,要认真对待,必要时进行复查。
4、对常规化验检查项目,千万别小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不仅要坚持逐项检查,而且应增加血脂、血糖、血液粘稠度项目。
5、女同志定期妇科检查,千万别大意:以便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6、检查结果要妥善保存,千万别乱扔:最好将历次检查结果按顺序装订成册,放入个人健康档案,便于日后查阅与对照。
三、亚健康状态的十二中表现
1、疲劳:持久或间歇发作的疲劳在6个月以上,这种疲劳由体力或心理负担过重引起,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
2、无力:原因不明的全身无力。
3、失眠:失眠或多梦。
4、头昏:头昏、头胀、头痛。
5、健忘: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6、厌食:食欲不振。
7、咽干:咽部发干、疼痛,喉部紧缩感,检查咽部充血,但无扁桃体炎症。
8、疼痛:不明原因的胸闷、胸部紧缩感,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关节痛。
9、抑郁: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烦躁。
10、淡漠:兴趣减退或丧失。
11、低热:体质虚弱,低烧。
12、性冷淡:性欲降低,性功能减退。
四、按摩预防感冒五法
1、搓风池:两手掌互相摩擦劳宫穴至发热后,将两手拇指分别按于太阳穴,其余四肢四指并拢放于前额向上推到头顶。再从头顶向后向下推到颈后,四指搓擦风池穴81次。
2、擦鼻梁:两手握拳,两拇指指背相靠,互搓发热后,轻闭双目,用拇指背由上而下轻擦两侧鼻梁,上至睛明穴,下至迎香穴,共做81次。
3、按人中:一手拇指尖点按人中穴,做小幅度的顺、逆时针环摩各81次。
4、拍内关:一首拇指与无名指相接,掌心向上放于对侧大腿上。另一手手指并拢,用手掌轻轻拍打对侧内关穴,左右交替各81次。
5、扳拇指:两手握空拳,从腹前上抬两臂,向左右打开,肘微屈,拇指做屈伸活动81次。然后将两臂放下,手指放松,上臂带动前臂抖动手部,抖动时掌心同时做向前向外的转动。
五、换季应对感冒五法
1、冷水洗脸:冷水洗脸可增加抵抗力。
2、葱根熬汤:大葱有散寒解表之效,葱白有通阳作用。治疗感冒用葱白和葱根洗净熬汤,煮沸10~15分钟即可饮用。
3、盐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可清除口腔病菌,治疗口腔疾病,预防流感。
4、热水泡脚:每晚用40℃到50℃的水泡脚15分钟,水要没过脚背,水凉了再加入热水,可预防感冒。
5、按摩鼻沟:两手对搓,掌心发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庞凯0.5寸处)3~5分钟,可预防感冒和减轻感冒后的鼻塞症状。
六、防治感冒八妙招
1、喝鸡汤: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
2、吃萝卜:萝卜中的萝卜素多感冒有独特的防治作用,可清热、解毒、祛寒。
3、饮姜茶: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暖身祛寒,防治感冒。
4、食少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对付感冒病毒。
5、食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而预防感冒。
6、服酵母:含有抵抗感冒病毒的成分。
7、吃佐料:生姜、干辣椒和大蒜有助于人体驱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
8、醋滴鼻:将食醋以冷开水稀释,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侧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疗效更佳。
七、如厕应防五种病
1、体位性低血压:蹲着排便突然站起时,易导致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现象,故久蹲排便站起时要缓慢。
2、排尿性晕厥:排尿时膀胱回缩,腹压骤降,回心血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可引起晕厥。
3、过敏反应:厕所内的氨类等有害气体,可使少数人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咽喉发紧、胸闷、气短、呕吐、腹痛腹泻、荨麻疹,严重者发生休克。
4、心肌梗死:屏气用力排便使腹压骤增,可致心跳加快,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造成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5、脑出血:便秘者用力排便时,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加快,血流冲击痉挛的脑血管壁,可使其破裂出血。
八、十项措施防中风
1、缓慢起床:早上醒来,先在床上活动一下,然后慢慢坐起,活动几下上肢,再下床。
2、温水洗漱:平时以温水洗漱为宜。
3、晨起饮水:早上饮白开水一杯,冲洗肠胃,降低血液粘稠度,通畅血液循环。
4、耐心排便:以免诱发脑出血。
5、中午小睡:午饭有荤有素,但不油腻,不可过饱。餐后稍活动,小水半小时到一小时。
6、晚餐宜少:以免夜间血栓形成。
7、娱乐有节:娱乐限制时间和强度。
8、睡前泡脚:就寝前温水洗脚,按摩双脚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9、房事宜减:防止过度兴奋,切忌房事过频。
10、疏泄情绪:学会制怒息怒,擅于避开激惹。
九、五种药茶降血压
1、菊花茶:用句话3克泡水当茶饮,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降血压之效。
2、山楂茶: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之效。每日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3、首乌茶: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取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20~30分钟,待温凉后当茶饮用。(翻印注:临床应用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分,功效主治不同。这里所指应该是制首乌。)
4、莲心茶:莲子心味极苦,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连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日早晚各饮一次,降低血压、清热、安神、强心。
5、决明茶:决明子泡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每日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
十、高血压患者服药四原则
1、长期服药原则:病人应坚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使血压保持在理想水平。
2、平稳控制原则:先选用作用缓和的药物,无效时再用作用强的药物或联合用药,有条件时宜选用长效或缓释制剂,注意保持学研平稳。
3、选药个体化原则:由于高足额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的高低不同,伴随的其它疾病也不一样,选用降压药物时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4、计量个体化原则:不同的病人服用同一计量的同一种降压药物,其降压反应有很大差别,故高血压患者确定所服物后,应选择合适计量,既要根据血压升高的程度,又要结合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因人而异。
十一、高血压病人五忌
1.忌过度饱餐:过度饱餐使膈肌上移,影响心肺活动;血液集中到胃肠道,脑供血减少,容易诱发中风。
2.忌久看电视:情节紧张的节目使人血压升高、情绪激动,可诱发脑血管意外。
3.忌过于兴奋:过于兴奋、情绪波动,血液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可引起血压升高,甚至脑溢血。
4.忌生活无序:节日喜庆,尽量不要打乱原有的生活规律。
5.忌突然停药:突然停药可出现减压停药综合症,表现为血压大幅度反跳升高,出现头晕、恶心、失眠、出汗等症状,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因此,切勿擅自突然停服降压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十二、高血压病人保养十要
1.情绪要稳定:善于自制,保持情绪稳定。
2.大便要通畅: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困难时可服用缓泻剂。
3.饮食要注意: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高蛋白、高纤维素。
4.体重要控制:体重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是导致高血压恶化的重要因素。
5.房事要节制:血压波动明显时,禁止同房。
6.症状要把握:出现头晕、头痛、困倦、乏力或市面等临床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7.高温要避免:持续高温可导致血压升高。
8.工作要安全:避免从事高空作业,等危险性大的工作。
9.体位要平稳: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坐、站、卧要平稳,变换体位宜缓慢。
10.血压要监测:一周至少测1~2次血压。
十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十大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病因。
2.吸烟:直接吸烟、间接吸烟均有害。
3.高血脂:血清总胆固醇高于5.72㎜ol∕L。
4.饮食失调:食用脂肪、盐过多,青菜、水果过少,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5.超重肥胖:争产体重(公斤)=身高(厘米)—.超重10%为偏胖,超重20%为肥胖。
6.缺少运动:缺乏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
7.糖尿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8.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缺乏心理保健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9.家庭病史:父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发病的可能性大于一般人。
10.脑力劳动过多、体力劳动过少者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十四、心脑血管病人生活八忌
1.忌晨练和起床过快:冠心病患者应忌晨练;晨醒后可在床上躺一会,舒展一下四肢再起床。
2.忌饭后百步走和冷水浴:饭后百步走易造成血压下降;动脉硬化者冷水淋浴会导致脑动脉破裂。
5.忌食咖啡与花生:咖啡使脑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花生缩短凝血时间,可导致血栓形成。
6.忌大喜大怒与惊险活动:大喜大怒会造成心室颤动;惊险活动可造成心绞痛及猝死等。
7.忌降血压过快过低:以免发生脑梗塞。
8.忌服药后站立或平卧:服药后应坐卧。
十五、糖尿病人保健五注意
1.注意情绪稳定: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2.注意节制饮食: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科学食谱,适当控制主食,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类,多吃新鲜蔬菜。
3.足以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洗澡;注意口腔卫生,早晚温水刷牙漱口;积极防治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消除肺炎隐患。
4.注意脚部卫生:穿宽松的鞋、每天更换袜子,保持双脚清洁、干燥,每晚用45℃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防止跌伤,积极治疗足癣,避免撕剥脚部糙皮,防止皮肤损伤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5.注意防寒保暖:寒冷刺激可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哦。天冷时应注意及时增添衣服。
十六、五种体质谨防癌症
1.燥红体质者:内热较重,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质红、舌苔少或无。新陈代谢呈病理性亢进,很容易受内外刺激的激惹而发生恶性肿瘤。
2.晦涩体质者:长期抑郁,体内微循环障碍,面色晦暗,体内常有不明原因的固定部位隐痛,舌质呈青紫色或见瘀点。
3.酸性体质者:体内的PH值经常低于7.35,称为酸性体质,容易患癌症。
4.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是指一些人的体制与常人不同,易患过敏性疾病,常出现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或其它变态反应性疾病。
5.气虚体质者:是鼻咽癌的敏感体质,且贯穿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十七、防治头颈病六法
1.小枕头颈部放松法:睡前将一个小枕头放在颈部平躺10分钟,让颈部得到放松休息。
2.头部环绕练习法:坐姿或站姿,双手叉腰。头头部先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几分钟后再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速度不可过快。
3.头部水平转动法:坐姿或站姿,双手叉腰,头部向左看后复原,再向有看后复原,反复进行。
4.仰头低头练习法:双手叉腰,头先向后仰,恢复到正直;再低头,恢复到正直,反复进行。
5.头部侧倒练习法:双手叉腰,头向左侧倒,回到正直;再向右侧倒,恢复到正直,反复进行。
6、头部写字运动法:用头做写字动作,可以使头部做多样化活动,使颈椎在做各种不同的动作中得到锻炼。
十八、七种疾病可氧疗
1.冠心病:每天吸氧2~3次,可控制病情。
2.眩晕:定时吸氧,改善神经系统供氧。
3.震颤:在对症服药的同时,坚持定时吸氧,防止症状加重。
4.偏头痛:吸氧有利于防止和缓解脑血管痉挛,减少疾病发作。
5.感染性疾病:定时吸氧或较长时间连续吸氧,可保证氧气的充分供应,改善缺氧状态。
6.老年性痴呆:吸氧可直接增加对大脑细胞的供氧量,保证其营养,对老年性痴呆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7.打鼾:严重的打鼾会使大部分睡眠时间缺氧,加重心脏病变,还可因连续出现阻塞性呼吸暂停而猝死。临睡前吸氧,可增加体内储氧,防止夜间缺氧。
十九、自我按摩巧治五种病
1.岔气:深呼吸将气憋住,再用手捶打胸腔左右两侧,然后作伸长呼吸,如此重复3~5次,即可使呼吸肌放松,岔气疼痛减轻或消失。
2.鼻衄:左鼻流血用左手中指按住左耳后乳突鼓处,右鼻则按相应的右侧位置;同时头后仰,鼻孔朝上,以口换气,约3~5分钟血可止。
3.落枕:在颈部肌肉疼痛点,用手推揉10下以放松肌肉,缓解痉挛。一首按头顶另一手拇指按压颈部的痛点,两手相配合,做颈部屈伸运动数次。
4.打嗝:分别用左右右手拇指指甲掐住中指顶部,约两分钟后,打嗝便消失;也可口含一口水,做一次深呼吸,将水咽下可止住打嗝。
(翻印注:用一手的拇指和中指的指甲盖掐另一手的拇指指甲盖根部,掐痛,但能忍受为度,也可很快止嗝。)
5.偏头痛:用双手同时用力按摩双脚大脚趾的下部月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偏头痛症状。
二十、习惯性便秘综合防治十一法
1.心理意念:养成习惯,每日思便。
2.生活规律:生活起居,规律守时。
3.饮食调整:多食粗粮,蔬菜水果。
4.饮水充足:晨起睡前,饮水一杯。
5.坚持活动:每日定时散步活动。
6.腹部按摩:早晚自行按摩腹部。
7.中药调补:中药调理,活血补气。
8.润肠缓泻:口服麻仁丸、苁蓉液。
9.良好习惯:定时坐便,不看书报。
10.顽固便秘:就医检查,排除梗阻。11.热水坐浴:痔疮肛裂,作于熏蒸。
二十一、急救八项注意
1.镇定有序:不要惊慌失措,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处理。
2.排除致命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伤员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立即切断电源,清除其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
3.检查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脉搏。若呼吸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如加压包扎、用止血带或指压止血法。
5.包扎:有腹腔脏器脱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6.固定: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7.防窒息:甚至昏迷者,将舌头拉出固定在口外。
8.转运: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工具进行转运。
二十二、心梗发作就地急救八措施
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冠心病最危险类型。其原因是由于严重的、持久的缺血、缺氧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若梗塞范围较大,持续时间长,就有生命危险。有效急救时间只有3小时,故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必须做好家庭急救护理。
1.拨打急救清酒急救中心立即派救护车,把病人所在位置和电话号码讲清楚,以免误事。
2.含服硝酸甘油:给病人舌下含服0.3毫克,或消心痛5~10毫克,或速效救心丸5~10粒,或复方丹参滴丸10粒。
3.服用安定:隔日病人服用安定5毫克,使其尽快安静。
4.病人原地静卧:不要随意搬动。即使病人要排便,也应原地静卧排便,不能让病人去厕所排便。
5.持续吸氧。
6.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出现呼吸停止,可做人工呼吸;出现心跳、脉搏停止,可做心前区按压。
7.亲属保持冷静:请病人家属保持绝对安静。
8.切忌自作主张:忌掺、扶、背、医院。此种做法往往会使病人在途中而无法就。
(全篇内容较多,往期部分可回复“首长保健手册”查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