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药理重点,所有的尽量都要背过

注意:更多完整文档请在群中下载!

名解

1.激动药:既有受体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他们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2.拮抗药:有较强的受体亲和力,但是没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3.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4.血浆半衰期: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5.杀菌剂:指不但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而且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

6.PA2:实验时,加入竞争性拮抗药的条件下,2倍浓度的激动剂才可产生与未加竞争性拮抗剂时的效应,则此时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成为PA2值。

7.首过效应:口服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胃肠道和肝细胞的梅的灭活代谢,导致进入体循环的活性药量减少,这种效应成为首过效应。

8.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及机制的科学。

9.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10.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除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为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11.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是,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12.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上阈节所致

13.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的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

14.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

15.耐药性:病原体级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16.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

17.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18.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19.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20.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的手段

21.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放置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一些微生物所产生的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半合成的药物

22.抑菌药:能抑制病原菌繁殖的药物

23.抗菌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在抗菌药物被清除的情况下细菌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24.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抗菌试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25.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抗菌试验中,杀灭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26.化疗指数:是指化疗药物的安全性的评价参数。一般用感染药物的LD50/ED50表示

27.强度:又称效价强度,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28.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一般较为严重。

简答:

1.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

对艾尔法和贝塔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表现为幸福心血管系统,抑制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和促进分解代谢等。

1.心脏:主要激动心肌传导系统,窦房结的贝塔1受体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心率加快。

2.血管:皮肤、黏膜收缩力最为强烈,没脏血管尤其是肾血管也显著收缩

3.血压:对血压的影响因给药的剂量和给药的途径不同而不同。

4.平滑肌;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贝塔2受体,产生强大的舒张作用。

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一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过敏性戒指,课缓解支气管哮喘

5.代谢:升高血糖,分解脂肪

临床:

1.过敏性休克2.心脏骤停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与麻药配伍级局部止血

5.青光眼

2.安定的药理作用:(地西泮)

1.抗焦虑2.镇静催眠作用3.抗惊厥,抗癫痫4.中枢性肌肉松弛5.较大剂量可致短时间记忆丧失

3.抗肿瘤生化机制:

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2.影响DNA机构与功能3.干扰转录过程4.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5.影响激素平衡

4.抗心绞痛的分类与机制:

硝酸酯类:

1.改变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耗氧量。

1.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前负荷(较小剂量)

2.扩张动脉血管,降低后负荷(较大剂量)

3.影响心脏区域性耗氧量

2.改善缺血区心肌的血流,有利于缺血区供血

1.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较大的输送血管和侧枝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

2.增加心内膜供血,改善左室顺应性

3.开放侧枝循环,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

贝塔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1.降低心肌耗氧量,阻断贝塔1受体,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事舒张期延长,血压降低

2.增加缺血区供血。

3.改善心肌代谢

4.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增加组织供氧

5.抑制血小板聚集

Ca2+通道阻滞药:

1.降低心肌耗氧量;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2.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流供应,舒张冠脉血压,促进侧枝循环

3.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

4.抑制血小板的粘稠和聚集

5.氯丙嗪的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治疗顽固性嗝逆;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2.对自主神经系统租用:阻断阿尔法受体;阻断M受体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增加催乳素的分泌,一直粗性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一直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

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嗝逆;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不良反应:1.常见嗜睡,淡漠,无力,眼压升高,血压下降等

2.锥体系综合征:帕金森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型运动障碍

6.磺胺类抗菌机制:

磺胺类药物与PABA结构相似,故可与PABA竞争二氢蝶酸,因而组织了细菌二氢蝶酸的合成,继而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合成,因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

7.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代表:

一类:钠通道阻滞药:

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利多卡因,苯妥美钠

C类:重度阻滞钠通道:普罗帕酮

二类: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三类:延长APD药物:碘胺酮

四类:钙拮抗药:维拉帕米

作用机制:1.降低自律性2.减少后除极和触发活动3.改变膜反应而改变传导性

4.延长不应期,终止及防治折返的发生

8.糖皮质类激素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验证早期,抑制毛细血管的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

1.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

2.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和粘附分子表达

3.抑制NO的合成

4.对炎细胞凋亡的影响

2.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非基因效应。

3.抗休克作用: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

1.稳定溶酶体膜

2.降低血管对某些血管活性物质敏感性,是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

3.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扩张静脉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4.提高机体对细菌的耐受力

4.其他:退热作用;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对骨骼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胃肠道的影响

不良影响:

一、长期应用引起的不良影响:

(1)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2)诱发或加重溃疡

(3)生长发育迟缓

(4)心血管并发症

(5)诱发或加重感染

(6)造成精神失常

二、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

(2)反跳现象或停药反应

9.利尿药分类:

1.碳酸肝酶抑制药(乙酰唑胺)

作用在近曲小管,抑制碳酸肝酶的活性,抑制HCO3-重吸收。

2.袢利尿药(呋塞米/速尿)

作用于髓袢升值粗段,为Na-K-2Cl-同向转运子抑制剂

3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

(1)利尿作用:抑制远曲小官近端Na-Cl共转运子

(2)降压作用:用药早期,利尿血容量减少降压,长期用药,扩张外周血管降压

(3)抗利尿作用:排Na,血浆渗透压降低

4.保钠利尿药(螺内酯)

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抑制Na-K交换,排Na保K

5.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

作用于髓袢级肾小管其他部位,静脉注射给药,提高血浆渗透压,产生组织脱水作用,通过肾时增加水喝部分离子的排出,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

10.阿托品(M胆碱受体阻断药)

1.抑制腺体分泌

2.对眼睛的作用

3.松弛平滑肌

4.心脏:心率减慢;较大剂量是心率加快;加快房室传导。

5.扩张微血管

6.中枢神经系统:较大治疗量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临床:1.内脏绞痛2.全身麻醉前给药3.眼科:眼光配镜4.缓慢型心率失常5.抗休克6.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救

11.吗啡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1.中枢作用:激动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产生不同的药理效应。

镇痛作用;抑制呼吸;镇咳,缩瞳,催吐

2.外周作用:

(1)消化系统: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2)心血管系统:扩张外周血管,降压,可产生直立性低血压

扩张脑血管,增高颅内压,抑制呼吸

3.免疫系统:免疫抑制,对抗催产素,子宫收缩,延长产期,兴奋输尿管平滑肌,抑制膀胱排空反射,引起排尿困难。

临床:1.镇痛:各种急性剧痛

2.心源性哮喘的辅助治疗

3.止咳,干咳,无痰者

4.止泻,急慢性腹泻

12.强心苷的药理作用机制级不良反应

1.正性肌力作用: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内的Na增多,通过Na-Ca交换使细胞内Ca增多,从而使心肌的收缩力加强

2.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作用

3.负性传导:减慢房室结传导作用

4.利尿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临床:1.CHF,伴有心房颤动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不全

2.某些心率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1.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

2.心脏反应:快速性心率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13.毛果芸香碱的作用:

作用:1.缩瞳,激动虹膜括约肌M受体

2.降低眼内压:促进房水回流

3.调节痉挛:以致近视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用途: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

嗯,不多~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白殿疯病擦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fbyy/7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