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国心电学大师Langendorf研究房颤病人室早二联律时发现,室早与基础心动周期的长短密切相关,原发性室早仅在前RR间期超过m时出现,随后室早能规律出现并形成二联律,此后这一现象被称为二联律法则(ruleofbigeminy)。
[定义]
二联律法则是指主导节律(窦律、房颤等)频率较快而稳定时,心律相对整齐。一旦主导节律心率下降而出现较长的心动周期时(长PP或RR间期),其后容易出现室早、房早或房室交界区早搏。这些早搏后的代偿间期又容易引起下一个早搏,如此重复和循环,则形成早搏二联律,这一现象即为二联律法则。其中第1个早搏为原发性早搏,随后的早搏称为继发性早搏。造成较长心动周期的原因很多,包括显著的窦律不齐、窦房阻滞、窦性停搏、房室阻滞、房颤时的长RR间期等。
[心电图表现]
二联律法则的心电图表现十分简单:
①心电图出现长间期:表现为长PP或RR间期,长间期至少>600ms;
②原发性早搏:长间期后第1个早搏,其代偿间期又形成一长间期;
③继发性早搏:原发早搏代偿间期后又引发的第2个早搏,进而形成心电图的典型二联律。同一患者的同一份心电图中,有时原发性早搏能引出继发性早搏,有时则不能,机制不清。
[发生机制]
心电图长间期后容易发生早搏的可能机制有以下3点:
①主导节律频率变慢时,其对低位节律点的超速抑制作用减弱,使早搏容易发生;
②心动周期较长时,可使下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肌、心室肌的不应期延长,不同部位的心肌不应期延长不均衡,使不应期离散度加大,进而容易形成折返性或触发性早搏;
③心动周期长,尤其是RR间期延长时,可使动脉血压一过性下降,通过升压反射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升高,使早搏容易出现。
[临床意义]
①二联律法则多见于室早或房早二联律,而房室交界区早搏二联律相对少见;
②同一患者的同一份心电图中相同的PP或RR间期,不一定都引起原发性早搏;
③二联律法则中,引发早搏最常见的原因是主导节律变慢、超速抑制作用减弱及心率的不平滑等。
资料来源:心电网络之家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加ecg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白癜风能治了吗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