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
患者因晕厥抢救入院并获得室速的心电图,通过多项辅助检查发现有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呈家族聚居性,该患者家族中(弟弟)也有此疾病并植入双腔ICD,并发生过多次室速放电事件。植入ICD是降低高危ARVC/D患者猝死的唯一有效方法。所有高危ARVC/D患者均需要植入ICD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年ACC/AHA/HRS指南指出,伴随≥1个心原性猝死(SuddenCardiovascularDeath,SCD)主要危险因子的ARVC/D患者推荐植入ICD(Ⅱa类指征)。有学者总结了ARVC/D患者发生SCD的主要危险因子:既往SCD史、室速引起的晕厥、广泛右室受累的证据、左室受累或存在多形性室速和心尖室壁瘤。最终考虑治疗方案确定为按一级预防为患者植入双腔ICD。植入ICD后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下若仍反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ICD治疗)患者,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术。
·该病例器械选择及手术体会: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D)于年首次报道,其发病特点为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ARVC呈家族聚居性,基因研究显示:其病因由于控制心肌的细胞连接蛋白基因发生突变。ARVC具有高度的危险性,20~40岁患者易突然发生由于持续性VT、或VF导致的心脏停搏,室速时心电图呈LBBB形态,心电图右胸导联出现T波倒置等除极或复极异常,彩超或影像学可见右室心肌的局限性或整体性结构改变,导致右心衰。对于经历过≥1次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持续性VTVF及室颤的ARVC患者建议植入ICD是Ⅰ类指征。
该患者体型偏瘦,且年轻。考虑到这些因素故选择植入美敦力EVERASDRDDBC3D4双腔ICD,该机型具有流线型外形,囊袋压力小切贴合皮肤,外观不明显,并具有长达8年以上的寿命。DF-4接口也能减少因多个导线插头带来的囊袋压力。
植入器械:ICD,EVERASDRDDBC3D4病史资料(女,35岁,54Kg)就诊日期:年1月30日。
主诉:突发心悸、且不能耐受。
现病史:自服速效救心丸8粒,随即出现意识丧失,伴有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持续约2分钟,清醒后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及部分胃液,呕吐后感症状略有缓解。急诊入院。
既往史:患者10年晕厥4次,心悸1天,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糖尿病史。
家族史:弟弟有发作性心悸15年病史,在我院诊断:致心律失常型右室肌病(ARVC)、阵发性房扑、频发室早、短阵室速,于年8月行ICD植入术。年12月20日在我院行房扑射频消融术。在1月26日,再次因心悸再次收住我科,心电图提示房扑,行电复律治疗。
体格检查:R16~20次/分,P48~72次/分,B:83~/54~66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颈静脉未见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HR54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T波异常。
超声心动图:
影像学检查:静息心肌核素扫描提示心尖、前间壁室壁增厚。
实验室检查:Pro-BNP:pg/ml,电解质:钾3.92mmol/L,镁0.95mmol/L;T30.64nmol/L、T48.10mmol/L、TSH3.15mIU/L。
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Ⅰ级。
初步诊断病症: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频发室早,室速,心原性晕厥,心功能Ⅰ级。
危险评估:该患者至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术中有发生心律失常风险。感染风险。
诊疗策略:入院后给予左卡尼汀3g静滴,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mg、索他洛尔40mgQ12H,于2月2日患者诉服用索他洛尔后感心悸、气短,将索他洛尔改为20mgQ12H,患者仍有胸闷、恶心,停用索他洛尔。决定植入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EVERASDRDDBC3D4,美敦力)右室除颤导线植入心尖部。
术前动态心电图:
选用该策略器械理由:EveraSDR流线型外壳,体积更小减少30%囊袋压力,更适合体型偏瘦的患者。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年2月23日。
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线:心房导线位置:右心耳;右室导线位置:心尖。
导线电学参数:
制作囊袋、植入起搏器:囊袋部位:左侧;术者反馈:ICD体积较小,具有流线型外壳,囊袋压力较小。
诊断/识别/治疗参数:
手术小结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术前造影图:
术后造影图:
术后管理与随访术后用药:抗生素治疗,胺碘酮。
术后程控(一):术后立即。
程控模式:AAI=DDD;参数:PAV/SAV:/;观察指标:心率。
术后程控(二):术后1个月。
程控模式:AAI=DDD;参数:PAV/SAV:/;观察指标:阈值。
程控模式:AAI=DDDmode;观察指标:阻抗。
观察指标:PAV/SAV:/。
频率直方图:RateHistogram;观察指标:TotalVP0.2%TotalAPPacing83.2%
术后随访:
是否有事件发生:否;电池寿命:9.4年。
导线电学参数
诊断/识别/治疗参数
ICD疗法简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是临床上治疗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医学仪器。ICD具有支持性起搏和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心脏转复和高能量除颤等功能,能够在几秒钟内识别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并自动放电除颤,挽救患者生命。
医师介绍贾绍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副院长,宁夏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院心脏中心主任。第九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介入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宁夏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宁夏心血管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职务;年率先在宁夏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现已独立完成各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并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曾于2年在新加坡国立心脏中心进修学习冠心病介入技术。在科研方面,注重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取得自治区(省级)科技成果奖7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自治区级课题十余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人才”、“全国心血管内科资深专家”、“中华医学会专家会员”、“中青年起搏电生理突出贡献奖”“自治区塞上英才”等荣誉称号。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