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如何做好心衰合并肾衰患者的护理

病例

患者李xx,女,91岁,主诉:发作性胸闷、气喘3年余,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近3年来活动后出现胸闷、气喘、症状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休息可缓解,伴双下肢水肿,无恶心、呕吐,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闷、胸痛及肩背部放射痛,无头晕、头痛,无意识丧失及肢体活动障碍,曾多次住院。末次住院检查:N端脑钠肽.00pg/ml;肌酐:mmol/L,尿酸:umol/L等。1月前上述症状再发,自觉较前加重,伴双下肢水肿,纳差、恶心,伴咳嗽、咳痰。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波异常。

心脏彩超:EF56%,LVD42mm右心扩大,三尖瓣反流(中)肺动脉高压(中)左室间隔,前壁运动减低,二尖瓣后叶钙化并反流(轻)。

床旁摄片:心脏增大,双肺渗出性病变,考虑肺水肿。

化验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g/L。胸痛三项、电解质:N端脑钠肽.0pg/ml。D-二聚体1.99mg/L,钠.85mmol/L。

诊断

1、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心功能Ⅳ级;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

3、陈旧性脑梗死;

4、高血压3级(很高危);

5、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6、慢性胃炎;

7、肾功能不全;

8、高尿酸血症。

护理评估

1、跌倒评估(morse量表):45分,属于高风险。

2、压力性损伤(Braden评估量表):18分,低风险。

3、入院VTE风险评估(Padua内科版)评分:5分,高风险。

4、非计划性拔管:0分。

5、自理能力评估(barther指数评定量表):35分,重度依赖。

主要护理诊断

1、心输出量减少与肺动脉高压,心脏泵出血量减少有关;

2、体液过多与心输出量减少,心衰等引起水钠失衡有关;

3、潜在并发症: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高龄、体衰有关;

4、潜在并发症: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被动卧位、双下肢水肿有关;

5、潜在并发症: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与患者长期卧床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体液丢失较多或营养供给不上有关;

7、自理能力缺陷与高龄、病重、乏力等有关;

8、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及预防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纠正心肾衰竭

1)遵医嘱正确用药,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的剂量、时间、浓度及速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密切观察血压、面色、心率及双肺呼吸音的变化,观察有无心衰表现,持续心电监护仪,监测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

3)应用输液泵、微量泵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4)观察尿量、色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给病人及家属讲解饮食与水肿的关系,以及有限制饮食和补水的必要性。

2)将下肢抬高,增加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输液速度和每日液体摄入量。

4)指导病人饮食,避免摄取含钠过高食品,嘱病人进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确保患者安全

积极预防跌倒/坠床,针对性的开展预见性护理。

(1)加强陪护:对高危患者要求家属24h陪护,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性。

(2)合理用药:药物治疗会增加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如利尿剂、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均可引起患者头痛、头晕、血压下降等,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用药后应卧床1小时,下床、入厕及活动时有家属协同。

(3)日常活动:对于高龄患者,加强日常活动指导,动作宜从容轻缓,不宜大幅度动作,防止发生意外。

(4)护理管理:床头设置谨防跌倒坠床标识,班班交接,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5)做好预见性护理:护士有的放矢地重点巡视,必要时跟进基础护理。

(6)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孤独、悲观、焦虑,思想上不愿给家人及护士带来麻烦,高估自己的能力,忽视医护人员的告知,指导患者量力而行。

4、预防压力性损伤

该患者双下肢水肿,易发生踝部、足跟等部位的压力性损伤,这是需要引起各班护士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fbyy/16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