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月2日,伦敦当地时间9点地点:ExcelLondon,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ESC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highlight”专场事件:最新发布临床指南亮点评析
年ESC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SCD)管理指南是对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ESC《室性心律失常处理与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的再版更新,指南评审者之一GregoryLIP教授对其进行了精彩解析。
要点1SCD相关检查1.指南推荐对SCD患者进行尸检,以明确SCD是否继发于心律失常(Ⅰ/C)。2.尸检时应进行标准的心脏组织学检查(Ⅰ/C)。3.推荐对所有不明原因SCD患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进行毒理学和分子病理学分析(Ⅰ/C)。4.对所有疑诊为特定遗传性离子通道病或心肌病的猝死患者,在尸检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基因分析,以发现可能的致病基因(Ⅱa/C)。
要点2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应用1.对所有患者在ICD置入前及疾病进展过程中评估生活质量相关问题(Ⅰ/C)。2.对于置入ICD后反复出现不恰当放电的患者,应评估其精神状态,并对此进行治疗(Ⅰ/C)。3.推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院前)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Ⅰ/C)。4.推荐心肌梗死后6~12周重新评估LVEF值,以明确是否需要置入ICD进行一级预防(Ⅰ/C)。5.对于症状性心衰(NYHAⅡ或Ⅲ级)、LVEF≤35%、经3个月优化药物治疗仍无效、预期生存率超过1年且功能状态良好的患者,指南推荐ICD置入治疗。①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应在心梗后至少6周后置入ICD(Ⅰ/A)。②无缺血病因(Ⅰ/B)。
要点3左心室功能不全指南进一步探讨了QRS持续时间和QRS图形(左束支传导阻滞/非左束支传导阻滞)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置入指征中的作用。1.对于LVEF≤30%、窦律心律、心电图呈LBBB型且QRS≥ms、经3个月优化药物治疗无效、预期生存率超过1年且功能状态良好的轻度心衰(NYHAⅡ级)患者,推荐CRT-D置入治疗用于心脏猝死一级预防(Ⅰ/A)。2.对于LVEF≤35%、窦律心律、心电图呈LBBB型且QRS≥ms、经3个月优化药物治疗无效、预期生存率超过1年且功能状态良好的严重心衰(NYHAⅢ级/非卧床NYHAⅣ级)患者,推荐CRT置入治疗。①QRS>ms(Ⅰ/A)。②ms≤QRS≤ms(Ⅰ/B)。
要点4离子通道病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病是目前研究热点,指南给出了更新意见。1.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应避免激烈体育活动(Ⅰ/C)。2.对于频繁出现室早和短阵室速的ARVC患者,指南推荐给予可耐受的最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治疗(Ⅰ/C)。
亮点5皮下ICD和可穿戴式心律转复除颤器(WCD)最新临床数据表明,皮下ICD和WCD可有效预防SCD。因此,指南首次对皮下ICD和WCD在预防SCD方面给出了如下推荐。1.对于有ICD置入适应证,但不需要心动过缓支持、CRT及抗心动过速治疗的患者,皮下ICD应作为静脉ICD的替代选择(Ⅱa/C)。2.因感染拔除经静脉途径置入的ICD,而再经静脉途径置入困难;或需要长期ICD治疗但经静脉途径置入困难的年轻患者,或可考虑皮下ICD作为替代治疗选择(Ⅱb/C)。3.对于左室收缩功能较差,在短时间内存在心律失常性猝死风险,但不适合置入ICD(如等待心脏移植、等待静脉置入、围产期心肌病、活动性心肌炎、急性心梗后早期心律失常)的成年患者,或可考虑WCD治疗(Ⅱb/C)。
要点6新兴推荐新兴推荐,指现有证据尚不足以支持给予I类推荐,但其非常有可能成为Ⅰ类推荐的建议。1.存在ICD置入风险或禁忌的儿茶酚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患者,若反复发作晕厥或多态性或双向室速,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同时,应考虑联合应用氟卡尼(Ⅱa/C)。2.存在核纤层蛋白(LMNA)基因突变并有临床危险因素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应接受ICD置入治疗(Ⅱa/B)。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记者常三帅刘屹┆编辑刘屹┆美编柴明霞┆制版刘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