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针对新冠疫苗黑材料柳叶刀子刊丨mRN

北京重点荨麻疹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20324/10490515.html

当朋友们恐慌地把“炸了!辉瑞疫苗副作用足足有9页!“等文章转给我们时,我们除了再一次对这些文章作者鄙视一下之外,并不以为然。

作者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原本不值得一驳。

图源:网络(侵删)

这份文件报告的是不良事件(adverseevent(AE)),对应着还有严重不良事件(SAE);与副作用(sideeffect)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而这些“恐吓性”文章则直接把不良事件按照副作用写,并展开胡编乱造。

01

什么是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AE)是指患者或临床研究对象用药后发生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且不一定与该治疗有因果关系[1]。"也就是说,在临床试验/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医学问题,都需要报告为不良事件。这既是为了保护患者,也是为了进一步观察药物潜在的罕见副作用。

比如,BNTb2在5-11岁儿童进行临床试验期间,一个参与临床试验的儿童吞下了一个1分钱的硬币[2],这个就是不良事件。但肯定不是副作用。严重不良事件(SAE)也不少见。例如,在Moderna的疫苗临床试验期间,一位72岁的心律失常患者在接种疫苗28天时被闪电击中后死亡,这是肯定的严重不良事件。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不是疫苗的副作用。

我们在进行临床试验时,几乎每天都会报告类似的不良事件。如受试者服用预防脑梗死的药物时”感冒了“、”外伤“、”家庭关系不和睦而抑郁“等等任何医疗问题,都是不良事件,都需要上报。然后再讨论决定是否为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即副作用)。

02

副作用是什么?

”副作用是由于药物治疗而发生的继发且不良的作用。“

弄清楚不良反应与副作用这两个概念后,再看这些连基本概念都完全弄错的文章,原本不值得浪费时间。

郭德纲不是说过吗:

内行要是和外行去辩论那就外行!

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还得选精煤,水洗煤不好。

如果那科学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但是,这几天从对mRNA疫苗的质疑,竟然一路引申到了几乎所有新冠疫苗,什么“一年就制造出来的疫苗,肯定经不起检验”。

这种谬论开始影响他人健康和生命。

这就不能容忍。

每个人都有一条红线:如果有人发布这类荒谬的反新冠疫苗文章,直接请出去。

TA自己不信任疫苗、也不接种;可以完全尊重TA的选择。但是,忽悠其他人不接种,则就成了恶人。因为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被误导而未接种疫苗、却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死率极高!!

我们只需要看看香港老年人的遭遇,就会知道拿疫苗造谣的人是多么可恨。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和新西兰相近感染比例的情况下,COVID-19死亡比例却是后者的50-倍。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7日平均COVID-19死亡比例为33.74/百万人口,

新西兰仅为0.5/百万人口

图源:数据世界

其主要原因就是相对比新西兰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完全接种疫苗的比例为%,香港在本轮疫情爆发时只有27%、直到现在也仅为34%[3]。

香港特区的高龄老人疫苗接种率极低

图源:香港特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fbyy/15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