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早搏属于心律失常,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可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或者室性早搏。关于早搏,很多人都听说过,只知道是心脏上的问题,但对它的了解并不多。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早搏,咱们今天就先来详细介绍其中一种早搏——室性早搏。
什么是室性早搏正常的心脏电活动是规律的,每一次心跳之间的间期相等;如果某一次心跳提前出现了,那么该次心跳就称为"早搏",意思是提早发生的心脏搏动。早搏可以发生在心房或者心室,来源于心室的早搏称为"室性早搏",简称"室早"。
除了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室早偶尔还会导致心脏漏跳感,也就是感觉心脏突然停跳了一拍,有时候还会出现胸口撞击的感觉。
如何判断室早是否严重早搏的危险性和症状轻重关系不大,症状重≠早搏多、症状轻≠早搏少,所以,症状重者无需过度担忧,症状轻者也不可掉以轻心。
但早搏的危险性和数目有一定的关系,如频繁室性早搏可能引起心功能不全(心衰),对生活质量乃至预期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
室性早搏每分钟不足6次/每24小时不足1万次,往往对心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当早搏每天多于1万次,就有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可能。
室早需要做哪些检查室早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判断室性早搏的形态(单形或多形)、数量、时间分布、起源部位及与运动的关系(增多或减少)等。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影像学检查(心脏CT、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磁共振)、电生理检查等。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可除外贫血、甲亢、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室早。
室早应如何处理无器质性心脏病:通常无需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保证睡眠,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精神紧张和焦虑的患者可使用抗焦虑药物。合并有贫血、电解质紊乱和甲亢者,应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
有器质性心脏病:需要先评估心脏性猝死的风险。积极治疗基础心血管疾病。如未诱发其他严重心律失常,不建议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室早可诱发室速或室颤,可按室速或室颤处理。应定期随访评估,一般可每6个月检查1次。
如还有其他心血管相关疑问,需要咨询,该怎么办?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