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脏科成功为一位患者实施了双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安置手术,将有效地减少患者未来因恶性心率失常导致猝死的发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经典病例患者张老先生,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入院,既往陈旧下壁心肌梗死,多次PCI治疗病史,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室节段运动,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仅为30%,同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及心动过缓,阵发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博,频发室早。我院心脏科李广平教授仔细分析病情考虑患者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Ⅲ级诊断明确,心脏性猝死风险高,并同时伴有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建议安置双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0月10日李广平教授和许纲主任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双腔ICD植入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什么是ICD?ICD被称作“生命守护神”,具有支持性起搏和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心脏转复和高能量除颤等多种工作模式,能快速识别室性心律失常并能自动放电除颤,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发生率,挽救病人的生命。双腔ICD由于增加了心房电极导线,增加识别恶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并明显减少误放电,对伴有房性心律失常及心动过缓者应推荐使用双腔ICD。作为生命的守护神——ICD预防心脏性猝死疗效确切,无论是对于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患者的二级预防,还是心肌梗死后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一级预防,植入ICD均能显著获益。
ICD适用症年ACCF/AHA/HRS心律失常的器械治疗指南推荐的ICD植入Ⅰ类适应症为:
(1)非可逆性原因引起的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室速导致的心搏骤停(证据水平A);
(2)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性持续性室速,无论血流动力学稳定或者不稳定(证据水平B);
(3)不明原因的晕厥,但心脏电生理检查能够诱发出临床相关的、具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室速或者室颤(证据水平B);
(4)心肌梗死后40天以上,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证据水平A);
(5)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YHAⅡ级或Ⅲ级,LVEF≤35%(证据水平B);
(6)心肌梗死后40天以上,NYHAⅠ级,LVEF≤30%(证据水平A);
(7)陈旧性心肌梗死伴非持续性室速,LVEF≤40%,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室颤或者持续性室速(证据水平B)。
供稿︱心脏科
编辑︱党办杨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