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值班时经常会遇到头痛和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处理。尤其年轻的医师,面对突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都会非常惘然和无所适从。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自己也心慌,要想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一把“利剑”——胺碘酮!
的确,胺碘酮是一个很好的控制心律失常的药物,但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却不能正确应用好这把利剑。对无心衰或预激的房颤室率控制、房性或交界性早搏的控制或无症状的室早或短阵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哪种控制药物?研究发现,第一时间反映在年轻医师脑海的很多都是“胺碘酮”。
医院曾经用2年时间对例应用胺碘酮的现状进行总结,发现以下几个应用胺碘酮的现状:
1、胺碘酮主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97.5%),心功能II级以上的占93.2%;
2、胺碘酮用于房颤、房扑治疗占60.6%;
3、胺碘酮用于室颤、持续室速占9.7%;
4、胺碘酮预防术后房颤比例低,占1.6%;用于控制房早、窦性心动过速占了8.7%;
5、31.6%的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患者直接予以静脉维持量,而未应用负荷量;24.1%的患者不是在负荷量即刻开始应用维持量,而是延迟应用维持量;
6、首剂负荷剂量均值为98.1mg,其中首剂小于mg者占68.7%。
以上总结可以看出,正确使用胺碘酮是我们必须好好掌握的知识。那到底怎么样正确使用胺碘酮呢?我们重点学习几个关于胺碘酮应用的指南:
年AHA/ACC/HRS房颤指南1.无预激的危重患者,静脉胺碘酮可控制心室率(IIaB)
2.心衰患者不合并预激时,静推地高辛或胺碘酮可快速控制心室率(IB);其他药物单用或联合不能满意控制静息和运动心率时,可以考虑口服胺碘酮(IIbC)
3.ACS合并房颤患者,出现严重左室功能障碍和心衰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电复律,也可考虑胺碘酮或地高辛,以减慢快速的心室率。(IIbC)
4.心脏手术前使用胺碘酮减低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以及对术后房颤高危的患者作为预防性治疗是合理的(IIaA)
5.为防止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房颤复发,胺碘酮或双异丙吡胺联合一种β-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是合理的治疗选择(IC)
年ESC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指南1.对于有ICD指征但患者拒绝时,可考虑使用胺碘酮治疗(IIbC)
2.对植入ICD但仍有心律失常致反复放电的患者,建议考虑使用胺碘酮治疗(IIaC)
3.对于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且对β受体阻滞剂不适用的患者建议胺碘酮治疗(IIaC)
4.推荐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反复多形性VT(IC)
5.对于心梗后存活患者,可考虑使用胺碘酮缓解室性心律失常症状
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1.对于CPR、电除颤或血管活性药难以纠正的室颤/无脉性室速患者,可推荐使用胺碘酮治疗(IIb)
2.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利多卡因对VT/VF电风暴进行药物抑制,可以提高患者的短期预后(IIaC)
可见,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不愧是一把很好用的“利剑”。为了更方便广大医师临床应用,我总结了一些临床干货,因为篇幅太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天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