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了一定的发展,其抗心律失常的价值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集中在深入发掘中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上,寻找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中药制剂已经成为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研发的重点。抗心律失常中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稳心颗粒为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证。组方传承仲景名方“炙甘草汤”立意。党参甘平入脾经,能益气强心,安精神,止惊悸,其药力较人参柔和,润而不燥,故选为君药。黄精补脾气而润心肺,辅助党参,益气以生血,故用为臣药。气虚血少,运行必然不畅,故虚中多夹瘀血。三七甘而微苦性温,行瘀止血定痛,兼有补益之力,琥珀甘平,活血化瘀兼平肝安神之效,故用三七、琥珀为佐药。气血不足而血瘀,气必随之而滞,故再以甘松之甘温,开郁散滞,梳理肝脾之气,使君臣药补而不滞,故用佐使。全方药仅五味,君臣佐使配伍周匝,共奏益气养阴、定悸安神之功。探索其作用机制,可注意到稳心颗粒抑制多种离子通道,尤其对心房钠离子通道有选择抑制性,同时抑制晚钠电流,提高心房复极后不应期,而不影响正常心室功能。首次应用膜片钳技术发现,稳心颗粒可使家兔心室单细胞钠、钙、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峰值降低,同时上移钠、钙、钾离子通道的电流电压曲线,这就解释了其治疗潜在恶性心律失常机制。稳心颗粒对Brugada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等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Ito电流的增强”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现出稳心颗粒具有整合调律作用机制。从临床实践角度来进一步研究,观察干预76例潜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治疗组有效率达92.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心颗粒总体有效性与胺碘酮无差异,而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致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低。经系统评价分析发现,无论单独还是与西药联合使用均能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维持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稳心颗粒——心慌、心悸、胸闷、失眠、乏力等症状首选用药(1)传承汉代经典名方炙甘草汤,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制,精工制造,《药典》中唯一防治心律失常的现代专利中药,累计销售3亿盒;(2)国际标准循证证据:显著改善心慌、心悸、胸闷、乏力等患者自觉症状;早搏防治首选药物;(3)国际机制证据:调节多离子通道(Na+、K+、Ca2+),高效、广谱防治房性、室性、遗传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效改善心功能,且疗效与剂量正相关;(4)循证证据:活血化瘀,抗心肌缺血缺氧,防治冠心病,联合丹红注射液疗效更好;(5)循证证据:镇静安神,改善睡眠,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总有效率91.46%。点击上方“
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fbyy/1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