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论著青年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特点临

      

本文刊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2(05):--

作者:李勇军,刘西平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年1月至年8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例确诊为ACS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的男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青年组(年龄≤44岁,共80例),老年组(对照组,年龄≥60岁,共例)。对比分析两组基线资料、临床类型、并发症及CAG结果的差异。

结果

(1)青年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卒中、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比例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而血脂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饮酒、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比例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类型均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青年组与老年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3%(41/80)vs.27.4%(29/)、27.5%(22/80)vs.48.1%(51/)、21.2%(17/80)vs.24.5%(26/),P<0.]。两组罪犯血管均以左前降支为主,其次为右冠状动脉;青年组罪犯血管病变类型以局限性病变为主[38.8%(31/80)vs.23.6%(25/),P<0.05]、老年组以弥漫性病变为主[25.0%(20/80)vs.48.1%(51/),P<0.];青年组罪犯病变主要发生在血管中段(51.2%,41/80),而老年组罪犯病变主要发生在血管近端(46.2%,49/);青年组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积分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3±30.7)分vs.(65.9±29.0)分,P<0.05]。

结论

血脂异常、吸烟、肥胖或超重是青年男性ACS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男性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对较轻,多为单支、局限性病变,罪犯血管以前降支多见,罪犯病变常在血管中段,临床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性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病(冠心病)的最严重形式,患者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治疗和管理,病死率很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ACS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发病群体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且多以ACS为首发表现,男性占绝大多数。青年人大多无既往病史及使用心血管相关药物史,其ACS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与老年人比较可能会有不同表现,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本文将年轻男性ACS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老年男性ACS患者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参考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年1月至年8医院心血管内科连续收治住院、确诊为ACS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angiography,CAG)的例患者中收集到例男性患者,其中青年男性80例,年龄(40.1±5.0)岁;老年男性例,年龄(68±6.8)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选择≤44岁的青年男性及≥60岁的老年男性,均为首次发作ACS。

排除标准:(1)女性,45~59岁的中年人,非首次发作ACS;(2)非心脏源性胸痛、结构性心脏病、心肌炎、主动脉夹层及其相关的ACS;(3)严重肝及肾功能衰竭、肿瘤、血液、呼吸、消化系统等疾病;(4)严重感染急性期;(5)病历资料不完整、未实施CAG。

1.2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临床类型、并发症及CAG结果。

1.3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断

全部患者均急诊行CAG,采用Judkins法造影。CAG结果由2名以上有心血管介入资质、导管操作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确定,采用国际通用的目测直径法及Gensini积分法[1]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直径减少≥50%为有临床意义的病变,冠状动脉直径减少<50%为轻度狭窄,50%~74%为中度狭窄,75%~89%为重度狭窄,90%~99%为极重度狭窄(次全闭塞),%为完全闭塞。病变累及左前降支(leftanteriordescending,LAD)、左回旋支(leftcircumflexartery,LCX)、右冠状动脉(rightcoronaryartery,RCA)及主要分支中三支及以上者为多支病变。根据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冠状动脉病变分型:局限性病变(A型)为长度<10mm的狭窄,管状病变(B型)为长度10~20mm的狭窄,弥漫性病变(C型)为长度>20mm的狭窄。

1.4入院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危险评分

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registryofacutecoronaryevents,GRACE)危险评分系统,入院评估指标包括:年龄、心率、收缩压、血清肌酐浓度、心力衰竭Killip分级、院前心脏骤停、ST段变化及心肌酶升高。采用GRACE评分软件进行计算。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老年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卒中、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比例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而青年组血脂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饮酒、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比例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P<0.05、P<0.);糖尿病患者比例老年组虽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详见表1。

2.2两组临床类型、并发症及临床转归比较

两组临床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Killip分级Ⅰ级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80.0%(64/80)vs.65.1%(69/),P<0.05],Ⅱ级无统计学差异,青年组无KillipⅢ、Ⅳ级患者。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除心室颤动[0比5.7%(6/),P<0.05]外,其余心律失常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无室间隔穿孔及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而老年组各有1例。住院30d死亡[0比6.6%(7/),P<0.05]。青年组GRACE危险评分、预计院内30d病死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GRACE危险分层青年组以中低危为主,老年组以高危为主,无低危患者[P<0.]。两组GRACE危险评分及预计院内30d病死率比较,详见表2。两组患者临床类型、并发症及临床转归比较,,详见表3。

2.3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比较

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51.3%,41/80),而老年组以双支病变为主(48.1%,51/)。罪犯血管两组均以LAD为主,其次为RCA,两组间罪犯血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罪犯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罪犯血管病变类型以局限性病变为主(38.8%,31/80)、老年组以弥漫性病变为主(48.1%,51/)。两组间管状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罪犯病变主要发生在血管中段(51.2%,41/80),而老年组罪犯病变主要发生在血管近段(46.2%,49/)。青年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3±30.7)分vs.(65.9±29.0)分,P<0.05]。两组其他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比较,见表4。

      

3讨论

ACS是冠心病的主要形式,因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我国ACS发病率和病死率虽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国人ACS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且发病年轻化倾向明显。青年人冠心病多以ACS为首发表现,其中男性占绝大多数。本研究从例ACS患者中共收集到了82例44岁以下的青年人,占总数的13.6%,而其中女性只有2例,男性80例,男性比例高达97.6%,这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2,3]。青年男性常因吸烟、酗酒、熬夜、久坐不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社会压力较女性大等关系致使发生ACS风险明显高于女性,且该年龄段女性仍有较高雌激素水平保护,动脉硬化的风险较低。本研究中青年男性血脂异常、吸烟、肥胖或超重比例均高于老年男性,原因除了青年人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与老年人存在不同之处外,还主要与老年人生理变化特点密切相关,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性在65岁以前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以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主要与老年人饮食摄入量减少及肝脏合成胆固醇能力下降有关,而在此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相对稳定,但其抗氧化作用减弱[4,5];其次老年人由于高血压、脑卒中等于原因,发生ACS前可能已接受较长时间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本研究中青年组、老年组ACS均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主,临床类型构成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是老年组中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罪犯血管为中至重度狭窄;1例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CAG示罪犯血管完全闭塞,经血栓抽吸后造影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应考虑血栓栓塞可能性大。而青年组中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为变异型心绞痛),CAG提示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arteryspasm,CAS),冠状动脉内注入硝酸甘油后造影罪犯血管狭窄消失,故考虑心绞痛为CAS所致;1例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CAG示罪犯血管仅轻度狭窄,考虑CAS或血栓栓塞并自溶可能。研究表明CAS可以发生在正常血管或有病变的血管,它不仅是变异型心绞痛的病因,还可导致其他类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脏性猝死。一项韩国的研究对例CAG无明显血管狭窄的胸痛患者进行了乙酰胆碱激发试验,例出现CAS,阳性率为69.4%。我国学者向定成等[6]对64例主诉静息性胸痛、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血管狭窄的患者行乙酰胆碱激发试验,阳性率为72%。

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ACS迄今为止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但ACS还有其他病因,如先天性畸形、血管痉挛综合征、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及血管炎等。然而,在排除动脉壁显著异常方面血管造影并不是很完美的技术,因为心肌梗死可以发生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动脉,这种情况在年轻人更为普遍,约有20%的比例[7]。必要时需使用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或血管内超声协助诊断。年轻人CAS较常见,可能与吸烟(也可能吸毒,如可卡因、大麻等)比例较老年人高有关。吸烟已明确是CAS的独立危险因子,而可卡因的使用与ACS的发病率相关[8],大麻则可能是年轻人心血管并发症的一个潜在的触发因素[9]。血栓栓塞是发生ACS的另一个诱因,主要见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

本研究显示青年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GRACE危险评分、预计院内30d病死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大多无心力衰竭或仅有轻度的心力衰竭,无心室颤动、室间隔穿孔、左心室附壁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而老年组有一定比例的重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甚至死亡,分别出现1例室间隔穿孔和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原因除了年龄因素、本身合并疾病较多外,还可能与老年组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比例较青年组高,并且多为近段、弥漫性病变,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有关。

综上所述,血脂异常、吸烟、肥胖或超重是青年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早期采取干预措施,特别是对具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患者。青年男性ACS冠状动脉病变相对较轻,多为单支、局限性病变;罪犯血管以前降支多见,罪犯病变常位于血管中段,临床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少见,及早干预罪犯血管,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略)









































绿色祛除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fbyy/1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