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
新技能·Gt√
Fri.Wk50
“车!开车!电!”
一位大叔冲我大喊着跑过来,他边跑边喊,一下子回头指着身后,一下子伸手指着前方停放在厂区门口的轿车。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喊的什么,就看见他身后三四个人徒手抬出一个小伙,那个小伙脸朝下被抬过来,四肢因颠簸而自然晃动,没有任何反应。
“快!快!”
有个人拿着钥匙冲上汽车,随之那个小伙被抬进车。我奔跑过去,这才看见他的样子。
二十岁左右,煞白的脸圆睁着双眼一动不动躺在后座,瞳孔放大,嘴角都是沫。
大门一打开,汽车便长按喇叭扬尘而去。
短短不到一分钟时间,等我回过神来才得知是隔壁工厂的工人摔倒触电。
那个工人的脸一直在脑海里萦绕不去,我开始想起那张过期的急救证,我能做什么?
不到5秒的心脏停搏就会黑朦,10秒意识丧失,15秒抽搐大小便失禁,25秒呼吸停止,60秒瞳孔放大,4分钟不可逆转的神经中枢损伤....
他出现在我眼前已经瞳孔放大,是否心停搏了?他被抬上车又用了几秒了?医院又得耽误几分钟?
我开始后悔没有冷静大胆地跟上去全程实施CPR,开始假想一切糟糕的情况。
这是前天周三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而三四年前,我曾用哈姆力克急救法救了一个被糖果球噎住的孩子,我也曾幸运的被医护人员用CPR从死神身边救回来,人生中这些个短短的几秒钟是永远忘不了的,而我还能把握住几次这样的几秒钟?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所有人,掌握急救知识是多么重要!以前曾想过分享相关知识,由于这件事再次提醒,不得不马上行动!这些内容是根据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北京海淀红十字会急救培训手册,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某院心内科培训PPT,并且回忆自己以前参加的两次为期两天的急救培训而整理的一些比较清晰且详细的、同时针对无医疗背景的大众的心肺复苏术以及哈姆力克急救法,如果有条件,请亲自参与学校或单位组织的急救培训。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suscitation,CPR)是在心搏骤停(CardiacArrst,CA)情况下必须立即进行的抢救。
心搏骤停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CA复苏成功率不同,而CA的共同结果都是心脏丧失有效泵血功能导致循环骤停。好比发动机故障了,所有设备都停电了,氧气送不到各处器官导致细胞水肿和酸中毒,慢慢衰竭坏死。CA情况下,每一秒都是关键!
一般心脏停搏3~5秒,病人有头晕和黑朦;停搏5~10秒由于脑部缺氧而引起晕阙,即意识丧失;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停搏20~30秒呼吸断续或停止,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停搏60秒出现瞳孔散大;如停搏超过4~5分钟,往往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而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
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0分钟内
0%
心肺复苏术(CPR)如何实施呢?
首先了解一下大纲,我将其归纳如下方便记忆:
2个生命支持或5个生命链环,掌握3个基本技巧
--2个系列生命支持措施-
基础生命支持(BLS)
识别心脏骤停
呼叫急救系统
尽早开始CPR
迅速使用除颤器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人工气道建立
机械通气
循环辅助仪器
药物和液体的应用
电除颤
病情和疗效评估
复苏后脏器功能的维持
--等同于五个生命链环-
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掌握三个核心技巧(CAB)
胸外按压(circulation,C)
开放气道(airway,A)
人工呼吸(brathing,B)
※说明:非专业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的主要是基础生命支持BLS,也就是链环中的1、2、3三个步骤,其中核心部分为第二步骤即三技巧CAB。
以下为BLS具体步骤,希望你有机会参加相关培训。ACLS就不在此介绍,其涉及开放气道(切开气管),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以及脑复苏等专业措施,我自己没学过,就不介绍了。
CPR之基础生命支持(BLS)圆圈为具体步骤
黑点为注意事项
▲图片来源-《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1.识别心脏骤停
判断现场安全后,通过轻轻拍受者肩部查意识是否存在,并迅速判断其有无呼吸、心跳、大血管搏动等。10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对无反应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的成人,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不应该花费超过10秒的时间去“看、听和感觉”!
专业医护人员: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检查时间不能超过10秒,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当一个人呼吸停止但有灌流性心律(即有脉搏)时,急救员应施予急救换气(不做压胸),建议速率在成年患者为每分钟10至12次,婴儿及儿童患者为每分钟12至20次。
非专业性施救者注意:遇到无反应的患者时,不需要去学习评估脉搏或循环征象,只需要通过呼吸判断是否需要CPR。
2.呼叫急救系统
若只有一人在场,急救者应启动EMS(拨打急救电话),取来除颤器AED(若有的话)
若不止一人在场,应按步骤进行CPR,同时请求他人立即启动EMS并取来AED(若有的话)
在救助因窒息性心搏停止(如溺水)的患者时,急救者应先进行5个周期(2分钟)的CPR,然后启动EMS。
3.尽早开始CPR
胸外按压(circulation,C):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急救者一手掌根部压于患者胸骨体于剑突上5CM左右,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双臂不可弯曲,应当绷直双臂,以肩部或上半身力量下压,目前建议按压幅度要到达5CM以上,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放水平按压胸骨。
开放气道(airway,A):仰头抬颏法和推举下颌法。后者仅在怀疑头部或颈部损伤时使用,因为此法可以减少颈部和脊椎的移动。遵循以下步骤实施仰头抬颏:将一只手置于患儿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应该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
人工呼吸(brathing,B):将患者仰卧,托住颈部并使头后仰,用手指清洁其口腔,以解除气道异物,急救者以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用自己的双唇把病人的口完全包绕,然后吹气1秒以上,使胸廓扩张;吹气毕,施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同时均匀吸气,以上步骤再重复一次。对婴儿及年幼儿童复苏,可将婴儿的头部稍后仰,把口唇封住患儿的嘴和鼻子,轻微吹气入患儿肺部。如患者面部受伤妨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进行口对鼻通气。深呼吸一次并将嘴封住患者的鼻子,抬高患者的下巴并封住口唇,对患者的鼻子深吹一口气,移开救护者的嘴并用手将受伤者的嘴敞开,这样气体可以出来。
强调高质量CPR,一、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次);二、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不再使用5厘米成人标准!三、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四、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强调应避免过度通气!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
10版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更改为C-A-B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
关于按压-通气比率。只有在婴儿及儿童患者且现场有两名专业医护员进行双人CPR时采用15:2,其他所有情况都采用30:2,即按压30次,人工呼吸两次。
关于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
关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压胸者应不停地给予每分钟下胸部按压,不因换气动作而有所停顿;而负责换气的急救员,则予每分钟8到10次的换气。
相关知识:按压时可能会导致的并发症有胸骨骨折、肋骨骨折、血心包、心包积液、张力性气胸、胸腔积血等,请在复苏后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白癜风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