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危重护士培训题库

1.肾上腺素的适应症、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适应症: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和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

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与局麻药合用,减少局麻药的吸收而延长药效;

低心排综合症大剂量多巴胺无效时的二线药物。

注意事项: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常见副作用为心悸、头痛,有时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引起心室颤动而致死。配制溶液暴露空气与光中时即分解变为红色,应避光及避免与空气接触。

2.硝酸甘油的剂量及应用注意事项?

(1)微量泵配制:Wt(kg)×0.3mg/50ml

使用一般从小剂量0.1~5ug/(kg·min)开始,根据患者容量状况和治疗目标进行调整。

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0.3~0.6mg/次,极量2mg/d。

(2)舌下含服起效快,2~5分钟即发挥作用,维持30分钟,长期连续服用可产生耐药性。不可吞服

副作用:常有头昏、搏动性头痛、颜面潮红、心悸等。青光眼忌用。

使用时常见的问题是低血压,停药后可立即逆转。连续应用2~3天后可出现耐受性停药1~2天后耐受性消失。

3.心衰的分类?

按症状和体征分型:左心衰:肺循环淤血;右心衰:体循环淤血;全心衰:左心衰竭+右心衰竭;

按发生过程:急性心衰:急性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慢性心衰: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参与;

按机理分:收缩性心衰;舒张性(舒张期)心衰;

4.左、右心衰各自表现?

1)左心衰竭症状:

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

咳嗽、咳痰、咯血;

乏力、疲倦、头晕、心慌;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右心衰竭:症状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消化道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

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吸困难业已存在;单纯性右心衰为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患所致,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和大量腹水都会造成呼吸困难。

5.心衰的治疗?

一.病因的治疗:(1)基本病因的治疗;(2)消除诱因;

二.一般治疗:(1)休息;(2)控制钠盐摄入。

6.洋地黄中毒症状?

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

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

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

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

房室传导阻滞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伴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

洋地黄可引起ST-T改变,但不能据此诊断洋地黄中毒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

中枢神经的症状,如视力模糊、黄视、倦怠等

测定血药浓度有助于洋地黄中毒的诊断,但这种测定需结合临床表现来确定其意义。

7.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及临床表现?

答:1)急救处理: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

吗啡:吗啡5~10mg静脉缓注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老年患者、神智不清或有呼吸系统疾病者慎用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静注;

血管扩张剂: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氧疗和辅助呼吸。

2)左心衰的临床表现:

答:(1)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发病开始可有一过性血压升高,病情如不缓解,血压可持续下降直至休克。

(2)听诊时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同时有舒张早期第3心音而构成奔马律。

8.肠内营养的“四度三冲洗”?

四度:严格掌握速度不能过快(30-40ml/h)、浓度不能过高就(mOsm/l)、温度不能过低(≥37℃)、量不能过大(-ml/d)的原则。

三冲洗:喂药前后、输注后、输注期间定时冲洗。

9.肠内营养误吸和返流的预防措施?

1)抬高床头30-45°,翻身前停止喂养;

2)连续输注,均匀缓慢,加量循序渐进;

3)纠正腹胀、胃渚留;

4)采用空肠喂养,胃管延长长度;

5)易返流者,雾化吸入及吸痰应在空腹时操作避免刺激,剧烈咳嗽。

10.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胀、腹泻的处理?

1)严格遵循EN液输入的原则;

2)生理性腹泻--适当应用收敛药物;

3)抗生素性腹泻—立即停用静脉抗生素,及时纠正菌群失调;

4)腹胀--胃肠动力药、肛管排气,大黄灌肠,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5)更换EN制剂,严重者停用EN。

11.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1)械性并发症:预防措施是加强护理监测,掌握熟练置管技术,选择优质的喂养管。

2)胃肠道并发症:预防措施是输注时注意营养液渗透压勿过高;速度勿过快;量勿过大;温度要适宜。一旦腹泻应及时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

3)感染性并发症:预防措施是在输注营养液时取上身抬高30-45度的半卧位,滴注速度均匀缓慢;雾化吸入及吸痰应在空腹时操作,避免剧烈咳嗽;采取空肠造口或置管;经胃营养的病人应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避免误吸的危险,通常需要每6h后抽吸1次腔残留量,如果潴留量≤ml,可维持原速度,如果潴留量≤ml可增加输注速度20ml/h,如果残留量≥ml,应暂停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

12.重症病人早期营养应遵守“允许性低热量”原则,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可采用“HRS2”评分,大于“3分”认为需要营养支持,病人营养底物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双能源指“糖”“脂肪”,糖脂比“3:2或1:1”,热氮比“—:1”。

13.应用呼吸机时,发生故障怎么办?

立即断开呼吸机接头,用简易呼吸器接氧气进行辅助通气,并及时更换呼吸机;上报通知维修科,查找原因,分析原因,避免再次发生。

14.应用呼吸机时,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如何处理?

1)呼吸过快:人机对抗,处理:调整模式参数或镇静;

2)呼吸过慢:自主呼吸微弱或触发灵敏度调节不当,处理:增加PS或改模式。

15.应用呼吸机时,潮气量过大或过小应如何处理?

1)潮气量或每分钟通气量过低:气道气囊漏气;机械辅助通气不足;自主呼吸减弱;

2)潮气量或每分钟通气量过高:自主呼吸增强;报警限调节不适当;

16.拔除气管导管流程?

1)拔管前10-30分钟静推氟美松5~10mg以预防喉痉挛和水肿;2)彻底清除气道及气囊上方分泌物以防误吸;3)给予高浓度氧;4)患者取半坐位,边吸痰边缓慢拔出导管;5)拔管后立即清除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6)拔管后视情况给予氧气吸入、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雾化吸入;7)做好再插管准备,包括呼吸机;8)患者禁食4小时。

17.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①射频消融;②刺激迷走神经③电复律;④抗心律失常药物;⑤食道超速起搏。

18.房颤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①控制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②恢复窦性心律,减少复发。③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19.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1)病因治疗;2)药物治疗;3)电复律;4)消融治疗;5)植入自动复律除颤器(ICD);6)手术治疗。

20.PICC置管首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21.导管维护三部曲:评估导管、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

22.静脉炎分:化学性、机械性、细菌感染性。

23.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1)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必要时采用,并尽早拔除。

2)有留置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

3)严格无菌操作流程,严格手消毒。

4)应用半透明的半浸透性的敷料每周更换2次,敷料或贴膜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

5)保持输液通畅,脉冲式正压封管每日3次,三通阀,延长管每日更换,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随时更换。

6)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在4h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h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

7)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24.心电监护五导联电极如何安放?

五导联电极安放方法:RA右臂电极位于右锁骨中点外下方;LA左臂电极位于左锁骨中点外下方;LL左腿电极:位于左下腹部或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RL右腿电极位于右下腹部或右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右髋部;V胸部电极位于心电图胸导联的位置V1或V2均可。避开电除颤位置。

25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影响因素?

患者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周围循环不良及贫血等会出现氧饱和度测不到或读数偏低;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涂抹指甲油、灰指甲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26.抢救危重患者或紧急情况下,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诵一遍医嘱、与医生确认无误后执行,并及时记录,保留空安瓿,抢救结束,医师须在6小时以内及时补开口头医嘱,护士两人核对空安瓿,无误后弃去

27.护士执行医嘱过程中发现疑义医嘱,应立即向下达医嘱的医师确认,确认有疑义,医师取消疑义医嘱,须重新下达规范医嘱。确认无疑义,护士做好三查八对后再执行。

28.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

29.PO2正常值80--mmHg,氧和指数公式氧分压/吸氧浓度,氧和指数正常值为--mmHg,少于mmHg为肺损伤(ALI),少于mmHg为ARDS。

30.动脉血气分析PH值为7.35---7.45,通常判断呼吸性的重要指标是Pco2,判断代谢性的重要指BE,Hco3-。

31.压疮分期: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坏死溃疡期。

32.压疮发生的外在因素: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

33.年心肺复苏的指南要求胸外按压的频率在-次/分,建议胸外按压的深度大于5cm,但不超过6cm。

34.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35.病历有较强的书证作用,是技术鉴定、司法鉴定不可替代的重要证据。

36.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包括哪些内容?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分泌物、排泄物和引流液的色量性状和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37.什么情况下可以补记记录?

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

38.护理安全: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39.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医源性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患者因素。

40.非计划拔管的原因:

病人精神或情绪异常,护患沟通障碍;

插管不耐受,不舒适;

导管固定不妥;

肢体约束不到位;

镇静不成分;

护士缺乏经验;

护士对拔管不够重视;

缺乏风险评估;

床位比不够,护士巡视不到位;

导管拔除不及时。

41.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2)运用科学管理系统,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路径

3)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处理应急预案

4)重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教育

5)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6)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42.中心静脉压的定义: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

43.人工气道是指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可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妥善的人工气道管理是保证呼吸衰竭治疗成功的关键,临床常用人工气道为气管插管(经鼻插管与经口插管)、气管切开插管。

44.拍胸片气管插管位置应位于左右支气管分叉即隆突上2-3cm。

45.最小闭合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

方法:1人听诊,1人向气囊缓慢注气,直至听不到漏气为止,然后抽出0.5mL气体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从0.1mL开始注气,直至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46.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方法: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及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

I度(稀痰):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湿化过渡,应适当减少湿化量。

II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1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表示气道湿化不足,应适当增加湿化量。

III度(重度粘稠):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咳出,吸痰时吸痰管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管内壁上留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需加大湿化。

47.气囊压力监测方法:手捏气囊感觉法定量充气法气囊压力表测量法。

4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对策:

1)严格执行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必要时使用,早用早脱机,尽量采用无创通气。

2)有机械通气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严格遵循。

3)无禁忌症病人采取30度低半卧位。

4)定时听诊按需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应用一次性吸痰管,提倡应用封闭式吸痰技术。

5)每2h翻身扣背胸部理疗,必要时采取震动排痰技术。

6)口腔护理4-6次,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必要时应用可冲洗气管导管。

7)尽量使用一次性呼吸回路,每周更换一次,管道如有明显污染则及时更换。湿化灌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每周更换1-2次。

8)呼吸回路的积水杯应位于最低位,冷凝水应及时倒去。

9)严格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0)定期进行痰培养,符合VAP诊断标准,应在4h内应用抗菌药治疗,72h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

11)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49.意外脱管的紧急处理:

1)人工气道分为气管套管和气管插管两类。

2)如发生气管套管脱出,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通知医师处理。

3)切开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安抚患者,医师更换套管重新置入。

4)切开不到一周,窦道未形成,置入困难,立即请相关专业医师会诊,进行气管插管或再次行气管切开。

5)如发生气管插管脱出,立即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通知医师重新进行气管插管。

6)妥善固定气管套管(气管插管),防止再次脱出,躁动患者给予肢体约束或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7)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幷详细记录抢救过程。

8)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50.血压为什么会测不出?

1)未选择合适配置;

2)未使用正规袖带或系统检测到袖带漏气;

3)病人移动、发抖、躁动;

4)极限的心率;

5)压力迅速变化;

6)脉压差太低;

7)休克;

8)心律失常;

9)肥胖。

51.心电图导联位置: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

52.心电图监测的意义:

持续显示心电活动;

持续监测心率;

持续追踪心律,及时诊断心律失常;

持续观察ST段、u波,诊断心肌损害与缺血以及电解质紊乱;

监测药物的治疗效果;

判断起搏器的功能。

53.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

1)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增宽变形,QRS时限常>0.12sec,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2)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P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

3)提早出现的QRS波前无P波,而窦性P波可巧合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54.CVP与BP之间的关系:

CVP↓BP↓:血容量不足——及时补充血容量;

CVP正常BP↓:血容量不足或心排血量低——应用强心或升压药,适量输血输液;

CVP↑BP正常:容量负荷过重或右心衰竭——强心利尿治疗;

CVP↑BP↑: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量增多——应用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控制输血输液;

CVP进行性升高BP↓:急性心包填塞或严重心力衰竭——强心利尿,开胸探查。

55.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优缺点:

无创血压:

优点:无创易重复、简单、方便、安全、无痛苦、无创、易掌握、适用范围广、自动充气自动报警。

缺点:袖带使用不当、肥胖等可造成误差

有创血压:

优点:能反映整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测量结果更可靠。随时监测血气、血糖。

缺点:并发症较多。校对不及时可造成误差。

56.镇静评估方法(了解):

(1)主观评估:

Ramsay评分(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可靠);

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Scale,SAS);

肌肉活动评分法(MotorActivityAssessmentScale,MAAS)。

(2)客观评估: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

心率变异系数.

57.(多选题)人每天水的出入量为:

A、饮水1ml

B、食物水0ml

C、代谢水ml

D、皮肤蒸发ml

E、肺呼出ml

58.(单选题)水的生理功能包括:

A、调节体温

B、营养功能

C、改善神经功能

D、合成蛋白质

59.简述钾的生理功能?

维持新陈代谢;

保持细胞静息膜电位;

与神经系统的传导关系密切;

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

调节酸碱平衡。

60.补钾原则:口服为宜,如需静脉补钾,要做到:浓度不过高,速度不过快,剂量不过大,尿少不补钾。可以用微量泵静脉补入。

61.心脏骤停: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62.心脏骤停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心电--机械分离)。

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时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骨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次/分。

63.心搏骤停的判断: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短暂抽搐;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

呼吸微弱或停止;

瞳孔散大;

皮肤粘膜呈苍色或发绀。

64.CPCR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BLS

第二阶段ACLS—高级生命支持

第三阶段PLS—持续生命支持

65(了解).由于轻中度低温(28~35)℃都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所有器官可以保持正常状态,无并发症江基尧等于年首先将28~35℃的轻中度低温称为亚低温。

心搏呼吸骤停进行脑复苏时,低温要持续至患者的听觉恢复,24小时-72小时停止降温而逐渐恢复正常体温。

冬眠状态一般主张维持3~5d,多数在3d左右,过早终止,会使病情再度恶化。

66.(了解)亚低温的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分为体表降温.体腔降温.血液降温。

亚低温主要降温方式:全身体表降温+头部重点降温。

68.氧疗的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1)单纯低氧血症者,当PaOmmHg或SaO%时,高浓度的氧气吸入;

2)低氧血症伴有高碳酸血症COPD患者,一般在PaOmmHg给予氧疗;

3)心输出量减少、AMI、贫血,CO中毒等不管PaO2多少,如给予氧疗;

4)新生儿:PaO2低于50mmHg和/或SaO2低于88%或毛细血管PaO2低于40mmHg。

禁忌症:氧疗无特殊禁忌证,但应慎用百草枯中毒及使用博来霉素,因前者高浓度氧会增加其毒性作用,后者为碱性糖肽类抗癌抗生素,可引起肺炎样症状及肺纤维化,高浓度氧亦会加重其此种副作用。

69.常见的无创及有创氧疗装置有哪些?(了解)

无创氧疗装置:鼻导管(鼻前庭给氧)、简易面罩、贮袋面罩(部分重复呼吸)、非重复呼吸面罩、Veturi面罩、无创性正压通气、高压氧疗;

有创氧疗装置:气管内导管、气管切开导管、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膜氧合和腔静脉氧合。

70.氧疗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①CO2潴留: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由于长期PaCO2升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呼吸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竇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高浓度氧的吸入,使PaO2升高,失去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患者呼吸受到抑制,进一步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对这类患者应严格低流量持续长期给氧。

②吸收性肺不张,去氮性肺不张:对呼吸道不完全阻塞的患者,在吸入较高浓度氧后,局部肺泡内的氧被吸收后,易出现肺泡萎陷发生肺不张,可能与高浓度氧可以灭活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有关。预防措施主要包括:FiO2尽量小于60%、如行机械通气应加用PEEP、鼓励患者排痰以保持局部气道通畅。

?氧中毒

71.电除颤电极板的位置:

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

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









































白癜风早期怎么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