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律失常的基本知识,你知道多少?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通俗来讲,正常人的心脏按照一定的节律和频率有条不紊地跳动,而当心脏跳动失去原有规律时,这便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是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
心律失常分类须知
心律失常的类别可分为很多种,比如按照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按照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可分为非器质性和器质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本身没有病变,器质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本身存在着疾病,如风心病、冠心病等;按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预后,还可将心律失常分为致命性、潜在致命性和良性三类。
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三种,扑动的病情比心动过速更为严重,可以导致头晕、昏厥等急性病变,一医院急救;颤动的特点是心率极快,有时甚至数不清次数,而且毫无节律可言。当然,房颤也可以出现节律并不快的情况。房颤可以导致心衰和脑梗塞,室颤则可以引起心脏性猝死。
医院李广平教授认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大约有95%的心脏性猝死患者都由心律失常引起,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所占的比例超过了3/4,而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的心脏性猝死超过45万例。这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有三十多万人死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因此,人们必须提高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特点就是心跳缓慢,如果心率在40~60次/分,就属于心动过缓,最常见的就是窦缓,窦缓可见于正常人和有心脏病的人。正常人多为运动员和体力活动较多的人,有心脏病的人发生窦缓时会出现手脚冰凉、头晕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非器质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心律失常可以由不良生活习惯等引发,比如作息不规律、常喝浓茶和咖啡、吸烟、酗酒等都属于不良生活行为,可能引发早搏、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另外,过大的工作压力、家庭矛盾、夫妻生活不和谐等都可以导致情绪波动,从而刺激引起各种早搏或心动过速等。
器质性心律失常:由冠心病、心肌病、心衰、风心病等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就是器质性心律失常。器质性心律失常不仅会引发明显的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加重原发病,还有可能导致心跳骤停,对生命造成威胁。
心律失常的常规诊断方法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简单的、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通过全面的阅读心电图,特别是发作时的心电图,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基本心律是正常的窦性心律,还是某种异常类型的心律失常。医生还可通过心电图上心律失常的存在,判断其发生的频度,是偶然发生还是频繁发生,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是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危害你知道哪些?
正常人出现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心动过速等,经常会造成心慌、气短、胸闷、夜睡不安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心律失常会引起原发病的加重,严重者甚至导致猝死、心肌梗死、脑梗塞的发生。
白癜风怎么能好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