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发布,重庆医医院(以下简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唯医院,如今,建院10年医院年门诊量超过60万人次,拥有多个重庆市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微创特色专科及市级研究中心,拥有1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下简称住培基地)和16个重庆高新区临床专业质控中心等,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
首创“中心制”诊疗模式
从看患者生的“病”向看生病的“患者”转变
脑梗死后出血、肺部感染、心律失常、高血压……面对病情如此复杂的患者,按照传统诊疗模式,该患者需要到不同科室就诊。但医院,患者在神经中心便可完成所有病症的诊断治疗。
这得益于该院实施的“中心制”诊疗模式。年,医院在全国首创“中心制”诊疗模式,以系统疾病为主线,将同一系统的专业设置在同一治疗中心,通过对病人综合评估,组建多学科医护技团队,以最大资源满足患者需求。
“通过‘中心制’,医院从传统的单学科诊疗向多学科协作转变,从看患者生的‘病’向看生病的‘患者’转变。”医院院长周善璧说,这样一来,患者的就医时间缩短了、就诊半径减小了、就医费用减少了,就医满意度便提高了。
据悉,该院首创的“中心制”诊疗模式于年、年分别获得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擂台赛西南赛区最具价值医院管理典型案例奖。
突出“人才强院”
95%以上临床医师拥有硕士以上学历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从建院起,医院便围绕“人才强院”目标,将“人才培养”医院发展三大基石之一。目前,该院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余人,其中95%以上临床医师拥有硕士以上学历,70%以上护理人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还拥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一大批高端专业人才。
“医院还有一块牌子——重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医院的医生还有另一个身份——教师。医院除了治病救人,还要教书育人,实现医教研齐头并进。”周善璧说。
据介绍,重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现拥有博士后合作导师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4人,住培基地13个,承担着本科、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任务。现已累计招收硕博研究生近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余名,承担实习生余名,接收进修生50余名。
打造“医院”
在线复诊后药品快递至患者家中
为破解患者关心的“三长一短”(挂号、看病、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难题,自年成立以来,重医附属大学城不断探索“医院”服务模式,将医院各个环节,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在网上就可以复诊,真的很方便,药还可以直接送到家里。”55岁的高阿姨患有高血压,需要定期随访和开药,可由于行动不便,每次复诊对她来说都很麻烦。医院开通在线复诊后,高阿姨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复诊,看病方便多了。
据介绍,慢性病患者现都可以通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