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9月27日直播回顾那些危险的ldquo

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769448.html

刘少稳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上海交通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脏病急救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员;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常委;心房颤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上海心律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工匠"称号获得者;“上海好医生“称号获得者

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包括SCI6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32篇;主编的《心房颤动与导管射频消融心脏大静脉电隔离术》是我国第一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方面的专著。

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开展多项新技术,所参与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4项;擅长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心房颤动和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领域颇有建树。

精彩访谈内容

房颤现在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患病率越来越高了吗?

刘主任:是的,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即心房不规律地快速跳动,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进入21世纪,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美国家,房颤的发病率都很高。其发病与生活习性、人口老龄化都有着密切关系。

图片源自网络

多大年龄的人会得房颤?

刘主任:通常来说,随着年龄越大,得房颤的几率会越高,但也并不完全依照年龄。虽然年龄越小房颤的发生率越低,但临床上也碰到过几岁儿童发生房颤的少数病例。在现代医疗诊断中,心电图是诊断房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一般人群中,房颤发病率是3-4%;40岁以上的人,得房颤的几率是1/4;50岁以上的人,得房颤的几率是1/3,但实际发病数字其实是远远被低估的。

房颤会导致猝死,或者是其他疾病吗?

刘主任: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方式之一,猝死有80%的原因在于心脏本身的问题。房颤确实也会引发猝死,但更多的情况下会引发身体上的其他危害,比如形成血栓、心衰等,危害表现是多方面的。

卒中风险增加5倍

这是房颤最重要的危害。如果你本身比较年轻、且只有房颤,属于低危人群,那么卒中风险可能会相对较低;但如果你年龄较大,除了房颤同时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那么卒中风险可能会超过5倍甚至更多。

心力衰竭风险增加5倍

这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出了问题。一旦患了房颤,心衰的发生率会增加5倍,这只是保守的估计,该发生率的评估主要根据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定义的心衰,但近10年的研究发现,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也是心衰的重要原因,对于房颤患者更是如此。

我们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看,才能评估出心衰真正的发生率。

房颤患者如果同时具备年龄大、糖尿病、高血压等致血栓的一些危险因素,那么该患者得卒中的几率会相应增大;如果房颤患者同时还具备冠心病等其他病症,那么房颤情况会越发加重,长期下来就容易导致心衰。

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倍

这是心源性猝死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心梗的发病与抽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对于房颤患者,如果血栓脱落到冠状动脉血管内,也会引发心肌梗死。

认知障碍风险增加2倍

认知障碍风险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老年型认知功能障碍,即阿尔茨海默症;

还有一种是血管型的,这种与房颤的关系更为密切。老年人应提前去做好身体筛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降低生活质量

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还会让家人一起受累。

死亡风险增加

房颤直接引发死亡的风险较低,但是由房颤引发的心衰、卒中等导致的死亡率却很高。死亡率方面,女性会高于男性。

对社会、个人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需要花费很多精力、金钱,耗费很多医疗资源,对自己对他人影响巨大。

房颤是怎么会发生的?

刘主任:心脏是人体的泵,泵出来的血液来供应全身器官。我们正常人的心脏是呈规律性的收缩,血液从血管流入心房再入心室,最后由心室收缩后排至全身。而房颤患者的心房收缩呈不规律性。正常的心脏跳动应该是每分钟60-下,且房室协调收缩做工;房颤患者的心跳一般在每分钟-下,而心房跳动在-次,房室收缩不协调。

房颤如果按照持续时间来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后者包括长程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阵发性房颤不需干预可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但如果房颤持续性发作、程度加剧,就需要靠医疗手段来进行干预了。

心脏的每一次收缩都有一次电活动触发,如同汽车发动机般,要发动汽车需要先打火,打火需要电。正常人的心跳是有规律的,但房颤患者的心跳是无序、不规律的,心电图上表现为RR间期的绝对不等,且看不到p波。诊断房颤最可靠的手段就是心电图检查,所有的问题在心电图上都能一览无遗。

房颤会引起其他的心脏疾病吗?

刘主任:房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和其他心脏疾病合并存在,它与一些常见心脏疾病关系密切,如冠心病、高血压。有20-30%的人群会同时患上冠心病与房颤,房颤患者中也有70%-80%的人患有高血压。年龄越大,得高血压的几率会增大,所以说很多高龄高血压患者常同时合并房颤。

有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也会引发房颤。如抽烟、喝酒、过度运动或不运动、肥胖,都会引发房颤。运动员中患房颤的比例不小,但久坐办公室的人士也易高发房颤,需要格外引起注意。

出现哪些表现可能是提示得了房颤呢?

刘主任:房颤发作的时候,通常是心房跳动较快,心室率处于保护机制下不会跳动特别快。如果突然出现心慌、心跳加快且不齐的症状,多数情况下可能是得了房颤,但同时也不排除有其他疾病的可能,如频发早搏。而长时间的频发房性早搏也可能会发展成房颤。有的患者房颤发作时具有很明显的症状,而有些患者的房颤是隐匿型的,难以察觉症状,需要靠体检或做心电图来查出。

居家如何自测?

刘主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测脉搏,用2-3根手指来触摸腕部的血脉,或是颈部的大动脉。在自测过程中我们可以简单记录下心跳的频率和节律,看看心脏是否呈规律性跳动。此外,我们测血压的时候,有些血压仪上面也会显示心跳数。有些智能手机、手表都会有简易的心电监测功能,对于诊断房颤很有益处,但对于较为复杂的病症如心肌缺血等,还是需要就医检查。

现在有一些街道和社区会有简易的心电监测设备,供附近的居民们使用,做一些简易的心电图检查,对房颤的诊断很有帮助。

图片源自网络

心跳不规律与脑梗之间有什么关联?

刘主任:心脏是将血液排入全身,血液通过心脏的流速应当是顺畅的,经心房、心室收缩后,血液流入全身,供养身体各个脏器的功能维持。但在发生房颤时,心房就会快速且无规律收缩,血液流经心房的速度变得缓慢,如果加上其他的危险因素,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栓顺着血液流入脑血管,就会发生卒中;流入肠系膜动脉,就容易形成肠坏死等情况。

与房颤相关的卒中,在临床上的致残率、致死率都比非房颤相关性卒中要高出不少。这些患者即使康复,也容易再度复发。所以大家要及时、积极地筛查房颤,及时应对、及时治疗。

有些房颤患者是无症状表现的对吗?

刘主任:有些患者在房颤发作的时候会有症状,也会隐匿起病。比如说处于某种状态下,房颤伴有较慢的心室率时,或是晚上睡眠的时候。具体还是要看患者的个体情况。

家人要如何护理术后的房颤病人?

刘主任:术后一个月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要吃过冷、过热的食物,也不宜过饱。饮食要均衡、规律;不要做剧烈运动、按时吃药、做好随访。到三医院做评估,根据评估来决定是否要继续服用药物。如果是患有基础疾病的高危病人,可能需要继续服用药物。

图片源自网络

到了什么岁数需要做好房颤预防?做什么检查能预防房颤?

刘主任:如果年龄较大、有家族遗传史、基础疾病的人,属于高危人群,每年做好及时筛查很重要。以前诊断房颤,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但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有些智慧工具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可以实时监测心电情况。我们心内科医生的愿景是,希望在未来一个人的心电管理如同银行档案,通过大数据系统来进行规范化管理。但不管怎样,对于房颤的预防,大家一定要从根源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15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