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心血管疾病天天二早

心血管疾病天天......(二)

早搏,还要毁掉多人的灿烂人生?

相关链接和延伸阅读:

心血管疾病天天......(一):早搏,最常见的过度解释、过度治疗

周末又接到家乡熟人托人的咨询、要求帮忙的长途——一年轻人,考交警,想进“体制内”,因为体检时候有早搏,又“被心脏病”,又被被“卡”住......患者父母又千焦虑、万焦虑,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又有多严重的心脏病,解释半天后,患者家属又千感谢、万般感谢,要我帮助“想办法”。

一声叹息——原本与心脏病无关的功能性早搏这个东西,不知道还在剥夺多少孩子、年轻人上体育课、当警察、当解放军、当公务员和当党校学员的机会!

还是要再写几句: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中70%-80%的人,都有早搏。其中,绝大多数属于良性早搏,或者叫功能性早搏,既没心脏没有结构问题的早搏。

功能性室早,是指超声心动图没有提示明显结构性病变的室早。在排除“结构性病变”方面,少数病例有时可能需要借助核磁共振(MRI)帮助。有无必要做MRI,无共识,需要由心脏专科医生把握。

功能性早搏不是心脏病,功能性早搏可发生于很多正常人,功能性早搏是一种正常变异。

有人对早搏敏感,症状明显;有人不敏感,症状不明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证实:大多数功能性早搏的患者,其症状的严重性,与早搏的次数、“严重性”没有关系。

这种功能性早搏,与心脏病无关。因为功能性早搏是涉及心脏问题,这种性质上原本象我们头上白头发一样的东西,长期被认为是“心脏病”。

关于早搏,还盛传以下错误的、不负责任的“医源性”流言:

房性早搏,易发展为房颤,最终导致卒中——卒中的危害,大家是知道的,哈哈!

室性早搏,危险,易进展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要死人。

——以上错误的“流言”,或来源于庸医们的无知,或患者的钱包已经被盯上。

年的最共识:

年8月,欧洲心律协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和亚太心脏节律学会(APHRS)联合发布的《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和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对功能性室性早搏的推荐如下:

1.由于绝大多数频发室早患者并不会进展为心肌病,因此室早并不能够作为心肌病的风险预测因素。

——周大夫点评:以上是压垮早搏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一根金条。

2.多数无结构性心脏病无症状的功能性室早患者,其室早为良性,无需治疗;

——周大夫快语:功能性室早本身就不是病,为啥要过度治疗?

3.对于有症状及高负荷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功能性早搏数量在次以上者),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考虑选用,不建议给副作用明显的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周大夫快语:今天看来,用胺碘酮等烈药去抑制患者的的功能性早搏,完全是庸医们的害人行为。

和胺碘酮一样,心律平(悦复隆)也不应轻易长期用。

4.对于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易于标测的单形性室早患者,是导管消融的适应症。

——周大夫快语:对确实解释无效、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易于标测的单形性室早患者,可尝试射频消融治疗,但一定要如实告知患者:这是有创伤的治疗手段,而且有一定的复发率。

本系列更多内容,请感兴趣的朋友按下面图中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1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