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虎门大桥抖动事件,应该是朋友圈里最流行的一个话题:??其实大桥抖动的的事件早就有发生,最典型的是美国塔科玛峡谷桥风毁事故,请看视频:大桥为什么会抖动甚至坍塌呢?科普来了:卡门涡街!通过新闻事件进行科普是很好的方法,有人说这叫“蹭热点”。我理解蹭热点是个中性词,要看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普及正确的科学知识,蹭热点没什么不好。今天就准备说说“心跳骤停”,心跳骤停并不一定是心脏完全停止,心跳骤停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心脏突然失去了向全身重要器官(比如大脑)有效供血的功能的状态。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心跳骤停的时候,尤其是在心跳骤停的早期,很多患者的心脏是表现为颤动或者抖动的,也就是室颤。此时心脏就失去了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不能向全身的重要器官有效供血。对心脏进行及时的电击(除颤),可以让心脏的颤动停下来,给心脏恢复正常跳动的机会。所以,你会看到影视剧里抢救患者都需要电击:而这种颤动持续的时间如果没有人为干预,一般也就3-5分钟。由于心跳骤停随时都会发生,但电击的设备并不是随地可见,即便是在AED最普及的日本,也不能确保所有地点都可以在3分钟内拿来AED。医院外发生的心跳骤停往往不能被救活。不过,上帝还是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有效武器: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简称CPR,可以延长室颤的时间,为拿来AED进行除颤争取了更长的时间。所以,对于公共场所发生的心跳骤停事件,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缺一不可。日本不仅仅在公共场所在普及AED,还在中学开设急救课程,让学生学习急救课程(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他们已经这么做了十几年,再做十几年,就全民普及了。所以,在日本,急救技能就像开汽车一样,是通用技能。而不像某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1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