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和心律失常验方
概述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1、甘草黄泽汤(室性早搏)
[药物]炙甘草、生甘草、泽泻各30克,黄芪15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自汗失眠者,先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兼症消退后再服本方。
[疗效]此方治疗室性早搏20例,均痊愈。
[病例]刘×,男,32岁,工人。年5月始觉头晕乏力,
心慌气短,动则益甚,心前区有沉重压迫感。心电图检查呈频发室性早搏,
体胖,舌淡,脉结代。服甘草黄泽汤3剂后症状减少,服6剂后痛苦若失,
心电图示早搏消失,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季春承.陕西中医
2、三参桂薤汤
[药物]丹参30克,苦参20克,红参5克,桂枝9克,薤白12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加味治疗室性早搏2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
例。
[病例]向××,男,58岁,教师。以“多发多源性室性早搏”住院
治疗。检查血压16.0/10.7千帕斯卡,心率80次/分,前期收缩12次/分,
舌淡、边有瘀点,脉结代。证属心阳不足,心脉痹阻,治以益气通阳、通痹
复脉。上方加川芎10克,栝蒌15克,30剂后心悸怔忡减少,胸闷痛消失。
继以上方稍事变化调服1月,诸症皆除,心电图复查正常。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戴建林.湖南中医杂志;
3、二陈击瘀汤(窦性心律失常)
[药物]法夏、陈皮、当归、赤芍、山楂、枣仁、木通、全栝蒌、炙甘
草各10克,茯苓、丹参各12克,远志6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窦性心律过速加珍珠母30克,青皮、桑寄生各10克;窦性心律过缓加
附子1.5克,细辛5克,胸闷加薤白10克。
[疗效]此方治疗窦性心律失常42例,临床治愈25例,好转11例,
无效6例。
[来源]吴水盛,等.湖南中医杂志;
4、、甘草黄泽汤(室性早搏)
[药物]炙甘草、生甘草、泽泻各30克,黄芪15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自汗失眠者,先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兼症消退后再服本方。
[疗效]此方治疗室性早搏20例,均痊愈。
[病例]刘×,男,32岁,工人。年5月始觉头晕乏力,
心慌气短,动则益甚,心前区有沉重压迫感。心电图检查呈频发室性早搏,
体胖,舌淡,脉结代。服甘草黄泽汤3剂后症状减少,服6剂后痛苦若失,
心电图示早搏消失,随访未见复发。
5、止痉散
[药物]全蝎、蜈蚣各3克(焙),黄芪30克。
[用法]上药研末,每天服3次,每次12克,开水冲服。如病情重
者,每天可服4次。病情缓解后,剂量可减半,以巩固疗效。
气虚明显者,红参15克煎汤冲服;阴亏津伤者,麦冬15克、玉竹12
克煎汤冲服;阳气虚者,参附汤煎汤冲服;大便秘结者,大黄12克煎服(便
通即停)。
[疗效]此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5例均获效。
[病例]陈×,男,61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伴胸闷、心悸5年,加
重2年,医院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不能控制,每
当翻身、进食、激动、寒冷等刺激均诱发心绞痛,且放射至左肩、腋、腹部,
每次持续1~2小时,每天复发5~6次。诊见体胖,面色
白,口唇发绀,
精神较差,心前区呈放射性疼痛;舌状瘀暗,苔微黄,脉结代。服上方30
分钟后,心绞痛、胸闷减轻,30天后心绞痛控制。上剂量减半,继服2个
月巩固疗效。随访2年情况良好。
[来源]徐杰军.陕西中医;(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