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中,小哈为大家介绍了早搏的典型症状与早搏的分类。这一期,小哈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最常见的早搏——室性早搏。
很多患者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我的室早需要治疗吗?
判断标准1是否有症状?
早搏发生时,您可能会感到心慌、胸口不适、心脏“偷停”或所谓的心脏“咯噔一下”。
而有一部分人是完全没有症状的,只是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中发现了早搏。
如果早搏数量少,而且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不予处理,规律复查,与早搏“和平共处”即可。
如果早搏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应进行积极处理。
判断标准2早搏数量有多少?
心电图可以发现早搏,但要评估早搏数量、形态、发作规律还要依靠动态心电图,目前最多见的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室性早搏每分钟不足6次/每24小时不足1万次,往往对心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早搏每天多于1万次,就有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可能。
目前认为,在24小时内室性早搏次数超过1万次,症状明显或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可以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判断标准3是否有其他心脏病?
某些心脏病可以导致早搏发生。若有明确的心脏病史,应该先治疗原发心脏病,原发病好转后再次评估早搏的数量。若早搏随着疾病的治疗过程逐渐减少,则无需特殊处理。
如果是新发现的早搏,可以到心脏科医生那里评估一下是否出现了心肌炎等疾病或是某些药物的作用。
若平时身体健康,早搏发生可能是生理性的。一部分生理性早搏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而减轻或消失,比如避免熬夜,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减少烟、酒、咖啡摄入等。
多数早搏的治疗需要一个动态观察与评估的过程,还请与您的心内科医生密切合作,共同战胜早搏!
下周,小哈将为大家介绍“房性早搏的治疗”,敬请期待!
下周二,不见不散!精彩阅读之快速心律失常系列:
父母有房颤,子女会遗传到吗?
房颤的11大致病因素
这样动一动,防房颤还降血压!
一半房颤发作,都是因为坏情绪!
咖啡,房颤患者要戒吗?
约20%房颤由高血压引起?教你5招预防方法…
哪些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预防房颤?
一胖招百病
姜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