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每周科普ldquo心跳加速小鹿乱撞

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它是指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取而代之是心房快速无序的颤动,即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上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简而言之,就是不规则的心脏搏动。

正常的心脏会有4个腔室,分别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他们的节律性跳动,都是由位于右心房的司令官“窦房结”来统一发放号令的。在窦房结发出生物电信号指令后,会按一定的顺序传导到心房和心室,从而产生有节律的心脏跳动。在正常情况下,心脏每分钟会跳动60-次。

然而,当心房突然不听司令官“窦房结”的指令,自己开始无规律的快速跳动。这种感觉就像爱情来临:心跳加速,小鹿乱撞,每分钟跳动可达-次。其实,它不是爱情,而是一种“心病”——房颤。

房颤有什么症状?

房颤引起的心室率异常是产生症状的重要原因。当心房发生颤动时,心房中的血液无法完全进入心室腔内,同时心室的收缩也变得不规律,最终可引起心房功能的下降,导致心脏射出到全身的血量比正常减少15%或以上,从而造成心悸、乏力、胸闷胸痛、运动耐量下降、气短、头晕等症状。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在早期时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属于隐匿性的房颤患者。

房颤有什么危害?

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形成血栓栓塞,尤其以脑栓塞危害最大,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脑中风,会增加致死及致残的风险。这些血栓栓子主要来自左心房,多在左心耳处,主要是由于心脏不规律的跳动以及心房失去收缩力,导致心脏中的血液被挤来挤去,容易形成湍流瘀滞在同一个部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血栓。

这些栓子一旦形成脱落,就可随血流进入脑部、下肢、肠系膜及内脏、上肢等部位,最终堵塞脑部及外周血管,导致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房颤也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损伤等疾病息息相关,会增加其疾病的发生风险及患病率。此外,房颤也会使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兹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即使对于没有脑卒中的患者,房颤同样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海马部萎缩,其中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记忆力、执行力和注意力几个方面。

房颤有哪些分类?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按照房颤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房颤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房颤该如何治疗?

房颤的治疗强调的是长期综合管理,即在治疗原发疾病及诱发因素的基础上,积极预防血栓栓塞、转复并维持窦性心率及控制心室率,这是房颤治疗的基本原则,也是房颤治疗的“一个基石及四大支柱”。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个基石及四大支柱,来了解一下他们吧!

①一个基石:寻找和纠正房颤的可逆原因或加重因素

我们都知道,房颤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就是没有原因出现的房颤;也可以是另外一些疾病的一个外在表现或并发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高龄、遗传因素、性别差异等不可调控因素及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久坐、阻塞性睡眠障碍等可调控因素均可导致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而心衰和心肌缺血等原发心血管疾病则与房颤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使疾病进展加速和恶化预后。

因此,找到这些诱发或加重房颤的因素,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很好地改善部分房颤,是治疗房颤的基石。

②四大支柱

◆生活方式改善和危险因素管理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都是可以导致和诱发房颤的发生,像上述基石中提到的部分危险因素,都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干预来减轻甚至逆转,这些因素的控制,是房颤能否较好控制的支柱之一。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是房颤的严重危害之一,因此,在房颤的防治过程当中,抗凝治疗成为了主要的手段之一。所谓的“抗凝治疗”,顾名思义就是抵抗血液的凝固,防止血栓的形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房颤患者都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来决定是否需要抗凝。

不过,我们有时候也会碰到有部分的患者会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来预防血栓形成,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血栓,与抗凝药物预防的血栓类型是不一样的。如果患者无法接受抗凝药物的治疗,可以考虑进行左心耳封堵术,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于血栓栓塞所引发残疾或死亡的风险。

◆节律控制

当然,如果将心脏的节律性跳动的指挥权交还给司令官“窦房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药物(如:胺碘酮、伊布利特等)以及射频消融等手术手段来实现。

◆室率控制

然而,并不是每个病人的心律都可以转复为窦性心率。对于一些不能转复或者需要改善房颤相关症状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心室率的控制。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那么你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呢,让我来告诉你们。

一、需要多吃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每天还需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

二、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姜葱等。

三、如果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少5g.只有对油、盐、糖、酒等食物进行节制,才能保障身体健康。

四、选择一些好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快慢走结合、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频率,悠着点。

五、要学会自测脉搏。65岁以上的房颤患者心率计算方法是用直接减掉年龄,得出的就是运动时心脏能承载的最大心率。在每次运动时要自测脉搏,使最大心率在运动中持续保持1小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防止出现意外。

六、笑一笑,十年少;忧一忧,白了头。所以我们平时需要保持心平气和,气和则百病不侵。健康的心理,可以使我们远离疾病,也战胜疾病,好的心态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

我想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房颤有个初步的认识了吧!拥有健康身体是我们自己的本钱,所以需要我们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日常生活当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降低危害,增强人们健康意识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

因此,如果大家有发现心脏异常砰砰乱跳或出现小鹿乱撞般的心动感觉,医院心内科就诊。

心血管一病区:

心血管二病区: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1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