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随着一声急刹车,医院急诊门口急驶进一辆私家车。
一个胸口还挂着工作牌的年轻人,被抬下了车,面唇紫绀,心跳呼吸停止。
“快!快!快!医生,医生,有人需要急救……”
“我们在上班,他刚刚还好好的,突然就没反应了。”
这是近半个月来
医院急诊接收的
第三例青壮年猝死病例
37岁男子单位吃饭时突然猝死
医院接收3例猝死病例
值班护士闻声迅速在拥挤的抢救室为患者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开通绿色通道,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呼吸囊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肾上腺素1mgiv!J电除颤、溶栓CPR……
“嘀嘀、嘀嘀……”监护仪上规律的心跳,就像一曲生命的乐章再次被奏响,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又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我们赢了。
?7月17日,30岁王先生在上班时突发心跳骤停,同事立即拨打,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医生赶至现场,予以紧急抢救后,持续心脏按压送至我院急诊。
?7月23日,51岁许先生在驾驶货车过程中出现意识不清、呕吐、大小便失禁,求助杭州交警,由于时处道路流量高峰,警察直接用警车迅速送到我院急诊。
?7月28日,37岁应先生在单位吃午饭时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两眼上翻,来我院急诊门口时发现患者无心跳呼吸。
上述3例青壮年猝死患者,经急诊医学科全力抢救后,均恢复心跳,完善检查后,转入EICU/ICU进一步治疗。
夏天是心源性猝死高发期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注意
高温时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明显增加,而内脏血流量下降;同时高温时人体大量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体液,人体血液的黏稠度会增加,这些都会加重心血管负担,使心血管疾病突发。
而且人在夏天的睡眠时间比冬天短,睡眠质量也有所下降,酷暑容易让人抵抗力降低,因此,夏季高温易致猝死。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
实际上都是有迹可循
绝大多数在猝死发生前都有临床症状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当心了
↓↓↓
★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心慌
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
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猝死离我们并不远
青壮年尤其要注意
近几年,“加班”“熬夜”“过劳”“猝死”等词汇经常出现在媒体。青壮年正值事业高峰期,家庭的顶梁柱,除了“拼”职场外,还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