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57A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评价心律失常临床价值最小的是:
A.心律变异性
B.心律失常类型
C.心律失常性质
D.心律失常病因
2、NB心电图示:P波及QRS波时限、形态正常,P‐P及R‐R各自成规律,P波与QRS波无关,P波频率54次/分,QRS波频率62次/分,应诊断为:
A.房室分离
B.房室传导阻滞
C.窦房传导阻滞
D.室性逸搏心律
3、NB心电图示:P波形态、时限正常,下传的P‐R间期正常。部分P波后无QRS波,出现一长间隙,长间隙时间与窦性P‐P间距成整倍数关系,应诊断为:
A.房室分离
B.房室传导阻滞
C.窦房传导阻滞
D.室性逸搏心律
4、N62A女性,36岁。因偶发心悸3天来诊。既往有“预激综合征”,无心动过速史。查体:P80次/分,BP/70mmHg,双肺(-),心界不大,偶发早搏0~3次/分,心音正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早发房性期前收缩98次。该患者应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观察病情,暂不用药
B.应用IC类抗心率失常药
C.选用钙通道阻滯剂
D.立即行射频消融术
5、N76A女性,60岁,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心悸,呈发作性,持续1~2小时可自行缓解,半小时前再次发作来院,近半年来自觉消瘦、乏力、出汗,食欲好,睡眠差、血压升高。查体:T37.2℃,P90次/分,BP/70mmHg,皮肤出汗,颈部末闻及血管杂音,双肺正常,心界不大,心律不整,手颤(±),心室率次/分,P波消失,可见形态不等的f波,QRS波时限0.08",间距不等。最可能诊断为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C.阵发性房颤
D.阵发性房扑
解析
1、[答案]D
动态心电图主要用于检测常规心电图难以捕捉的一过性心律失常,监测病人24小时内心律变化规律,对发生的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不能对产生心律失常的病因进行判断。
2、[答案]A
正常人心脏冲动由窦房结发出,先激动心房,再向下激动心室。房室分离就是房室分离的病人出现两个激动产生点,心房的激动点控制心房,心室的激动点控制心室,因此,房率和室率往往不一致。房室分离包括病理性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B错)和生理性的干扰性房室分离(A对)。前者心室率较慢,常小于60次/分,P波个数多于QRS波。后者是指房室分离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窦性或房性激动,与交界性或室性激动在房室交界区发生绝对干扰所形成的分离,表现为心室率较快,常大于60次/分,P波个数少于QRS波。窦房传导阻滞(C错)时,窦房结产生的冲动不能使心房除极或使心房除极延迟,最常见的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分为两型:莫氏Ⅰ型即文氏阻滞,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莫氏Ⅱ型阻滞时,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数倍。与本例心电图均不符。室性逸搏心律(D错)是指当窦房结或心房内以及房室交接区的激动均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按时下传,则下一级的心室作为起搏点发出激动来控制心室,形成室性逸搏,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逸搏构成室性逸搏心律。
3、[答案]C
(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C对)时,窦房结产生的冲动不能使心房除极或使心房除极延迟,表现为PP间期显著延长,其长度为窦性PP间期的整数倍。房室分离(A错)的病人,心房去极化产生的P波与心室去极化产生的QRS波无关。房室传导阻滞(B错)分为一、二、三度,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和QRS波按顺序发生,仅PR间期延长,无QRS波脱落。二度Ⅰ型和Ⅱ型阻滞均可有QRS波的脱落,但二度Ⅰ型表现为PR间期进行性延长,二度Ⅱ型表现为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PR间期恒定不变,无长P-P间期。三度阻滞表现为P波和QRS波互不相关。室性逸搏心律(D错)是指当窦房结或心房内以及房室交接区的激动均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按时下传,则下一级的心室作为起搏点发出激动来控制心室,形成室性逸搏,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逸搏构成室性逸搏心律。
4、[答案]A
青年女性患者,偶发心悸三天,查体脉率正常,偶发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早发房性期前收缩98次,约4次/小时,症状轻微,首选观察病情,暂不用药(A对),但需避免诱发房早的因素如吸烟、饮酒等。药物治疗仅用于部分症状严重患者,常用药物包括IC类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B错)或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C错)可用于各种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扑房颤时减慢心室率。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不是射频消融术的适应证(D错)。
5、[答案]C
老年女性患者,1个月来无诱因感心悸,呈发作性,持续1~2小时可自行缓解(甲亢性心脏病可有临床表现),半小时前再次发作来院,近半年来自觉消瘦,乏力,出汗,食欲好,睡眠差,血压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查体:T37.2℃(基础体温升高),P90次/分,BP/70mmHg(血压升高),皮肤出汗,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正常,心界不大,心律不整,手颤(±)(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有高动力循环体征)。心电图显示:心室率次/分,P波消失,可见形态不等的f波,QRS波时限0.08",间距不等(心房颤动心电图表现),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时并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属于甲状腺毒症心脏病,甲亢患者无论原来是否有心脏病,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常以房性期前收缩和房颤多见,呈发作性或持续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错)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率。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B错)多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部分病人有胸闷、乏力症状,有些病人可无任何症状,心电图特征为P波提前发生,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毫秒,QRS波型呈室上性,部分可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多为不完全代偿间歇。阵发性房扑(D错)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症状与心室率的快慢呈正相关,房扑伴有较快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电图特征为窦性P波小时,出现f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小时,频率常为~次/分,心室率规则与否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否恒定,QRS波形态正常,出现室内差异传导、原先有束支阻滞或经房室旁路下传时,QRS波增宽、形态异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