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医院杨艳敏教授接受了“心在线”的采访,就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给出了急诊对策。
心在线:急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有哪些危害?杨艳敏教授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高,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发生具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所以两者相伴随的情况非常多见。心衰由于心肌组织的重构、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易合并心律失常,无疑会加重不良事件的后果,临床治疗也非常棘手,且预后较差。AHF导致的心律失常,治疗重点是改善心衰;而由心律失常导致的心功能损害,治疗应侧重心律失常的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疾病,处理要点不尽相同。心在线:急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杨艳敏教授1.由急性心梗、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所致的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可诱发心律失常,此时优先的处理原则是进行血运重建,改善心肌组织的供血供氧,改善心脏的基础功能,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对后续治疗有很大的辅助作用。2.心律失常常可加重心功能不全,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未发生快速心律失常时,心功能尚可维持。但一旦发生房颤,因房室传导顺序的紊乱和心室率的加快,可导致心功能不全。这时首先要控制心律失常,才能缓解心功能不全。不同的疾病情况,处理原则不同。心在线:无症状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有哪些治疗注意事项?杨艳敏教授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1.小样本研究表明,心脏结构功能正常、无遗传性心律失常,仅表现为室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相比,总体预后并无差别,故不主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对于合并基础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其总体预后目前尚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其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基础心脏病状态,如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等。3.近年来,有观点认为,通过了解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期前收缩的负荷,可判断其预后及对心功能的影响。频繁的室性期前收缩(“频繁”指期前收缩>次/24h,或24小时室性早搏的数量大于总心率的15%~20%),心脏负荷很重,对心肌组织重构、心功能状态可造成不良影响。这种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需进行处理,目前主张采用射频消融治疗,以减少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负荷,使心功能得到逆转。4.对于第一种良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若症状明显,可给予药物控制。首先推荐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作为首选,具体药物应根据病情轻重进行选择。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后,症状仍未缓解,可选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心律平、氟卡胺。胺碘酮是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而对于预后良好的心律失常患者,更需考虑其不良反应,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心在线: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如何抗凝?杨艳敏教授心衰是房颤患者发生栓塞的危险因素之一,心衰合并房颤有明确的抗凝适应证。但任何一种抗凝治疗都是一把双刃剑,在评估患者抗凝治疗的适应证时,还需五一小长假如何顺畅出游乌鲁木齐交警告诉西安这么热我们去青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