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库君,来源:为了家人学点医
室性过早搏动简称室早,又称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轻者有明显的心悸、胸闷等临床表现,重者则可诱发室速、室颤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上为便于指导治疗,常将室性早搏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2种。
一、功能性室性早搏多出现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其特点:
1、无器质性心脏病,不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预后良好,数月或数年内可逐渐减少或消失;
2、为单源周期性;
3、QT间期正常;
4、心率变异性好;
5、运动后常减少或消失。
二、器质性室性早搏更易出现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炎、心肌病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的患者。
其特点:
1、多源频发,无明显周期性变化,常成对出现,联律间期短;
2、可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预后不好;
3、运动后增多;
4、QT间期延长或RonT型室性早搏;
5、心率变异性减低;
6、有相关器质性心脏病,可影响血流动力学。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文章)
所有的疾病疑问,这里都有答案。更多可以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