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间,60岁以上人群为1%,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很多疾病可以导致房颤的发生,也有一部分房颤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这就是所谓的特发性房颤或者孤立性房颤,尤其常见于65岁以下的患者。
那么今天说一下,“房颤”的主要原因以及诊断依据!
房颤的常见诱因
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衰)、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心脏外科手术后、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冠心病、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律失常等。
此外,大量饮酒、吸烟会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
其他诱因还包括: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摄入咖啡因、缺氧、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及某些药物的影响等。
房颤发作时?
心电图上面可以看到规律整齐的窦性心律消失,代之以快速而紊乱的心房电活动(心房颤动波)。
同时代表心室的QRS波快慢不等,出现心室率的不整齐。临床上房颤的诊断,依靠发作时候的心电图就能够明确诊断。
如果,有些患者房颤发作持续比较短的话,可以依靠自我测量脉搏与心跳来大致判断,其表现为脉搏快慢不等,并且脉搏数少于心跳数。
参考文献:
[1]周根青.房颤的那些事[J].江苏卫生保健,(06):16-17.
往期推荐
●代谢综合征管控中的体重与腰围
●吃保健品能治病,这是真的吗?
●药品存放的四个误区,你知道吗?
●得了急性心梗,还能不能运动?
分享
点赞
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