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综合整理
这个病例,来自一位临床医生的口述:
这是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因为腹泻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急诊。
“他肚子痛,拉肚子,可能是因为吃了过期的绿豆糕。”患者家属很肯定得描述着病因,七个小时前开始出现上腹痛和反复稀水样腹泻。
最近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急诊和腹泻病门诊出现了越来越多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大夫,给输点消炎药吧”患者的妻子急切地想赶紧改善症状。
“我们得先明确病情,才能对症给药。”我很肯定地告诉她。
患者有些苍白的面色引起了我的重视:“患者血压现在只有80/46mmHg,已经休克了,要做份心电图检查,再抽血化验一下。”
“大夫,不用检查,他就是吃了过期的绿豆糕,拉肚子了。”患者妻子否定了我的诊疗建议。
“不检查,就不知道相关指标的具体数据,就无法对症治疗。”我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着。其实心里最担心的是:患者腹泻乏力,感染程度如何,电解质情况如何?患者休克,是否只是单纯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没有合并其它情况?患者腹痛,真的只是胃肠道痉挛性疼痛?
“我们家老头子平时没啥毛病,就是吃坏了东西吧!”患者妻子还在坚持。
我有些着急:“高血压和糖尿病这都是病吗?我不管你以前如何,我只知道你现在需要做这些检查。”我站起身,示意患者跟随我前往抢救室。
第一份心电图并没有明显的异常。
“打开静脉通路,留取血标本,然后用0.9%氯化钠快速补液,监测血压/心率/尿量。”我叮嘱完护士后便准备开医嘱。
然而,就在距离我做完第一份心电图不到4分钟,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快过来,室颤了!”护士尖锐的声音让我内心出现了一丝慌张。
一个箭步冲到患者窗前:胸外按压、电除颤、肾上腺素........
幸运的是,在患者病情巨变之前,护士已经打开了静脉通路。不幸的是,顽固而强大的心电风暴让人难以招架。
按压,除颤,呼吸机,深静脉,多巴胺,去甲肾,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艾斯洛尔,氯化钾,硫酸镁......
谈话,下病危,签字,汇报,会诊......
最终在距离第一次腹泻症状出现仅12个小时后,患者抢救无效离世...
在患者和家属角度看来,就是一次简单的“吃坏了拉肚子”,怎么就至于死了。殊不知恶性心律失常简直是临床医生的噩梦!
心室颤动风暴是指24小时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反复发作≥3次,需要治疗干预以终止发作的临床症候。
如何处理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
7个关键点要记牢
1、纠正诱因,加强病因治疗。2、室性心动过速风暴发作时若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尽快电复律。
3、抗心律失常药物。
首选胺碘酮。快速胺碘酮负荷,可终止和预防心律失常发作。但需注意胺碘酮充分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
胺碘酮无效或不适用时可考虑利多卡因。
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治疗,如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在心律失常控制后,首先减利多卡因,胺碘酮可逐渐过渡到口服治疗。
4、对持续单形室性心动过速,频率<次/min且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者,可置人心室临时起搏电极,在发作时进行快速刺激终止室性心动过速。
5、应给予镇静,抗焦虑等药物,必要时行冬眠疗法。
6、必要时予以循环辅助支持,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肺氧合循环辅助支持。
7、若患者已安装ICD,应调整ICD的参数,以便能更好地识别和终止心律失常发作。必要时评价射频消融的可能性。
快速起搏终止
室性心动过速的注意事项
快速心室起搏对终止某些持续单行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有效,但提醒心内科临床医生格外注意以下问题:
1、室性心动过速应该是血液动力学者可耐受者。2、必须是持续性单行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不要试用。
3、室性心动过速频率一般不超过次/min。实施前须备好除颤器,以防诱发更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快速刺激的频率应该超过室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但不宜超过次/min。每阵刺激8~10次,不宜过长。当试用数次或刺激频率已经达到次/min仍无效,应放弃该方法。如由于刺激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立即电复律。
还有一个问题,
也是临床医生比较关心的
▼
反复电复律是否会造成心肌损伤?电复律可能会对心肌有一定的损伤,但不应过分顾虑。
以往认为电复律对心肌有损伤,主要来自复律后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增高。目前有了更敏感的肌钙蛋白检测后,发现复律后肌钙蛋白增高并不常见。推测CK-MB增高并非来自心肌,可能是骨骼肌的改变所致。
针对这个病例,我们也想提醒广告患者,有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那些发生在身体内的细微变化和求救信号。
特别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发热、腹泻、呕吐、纳差、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以诱发严重的恶性心血管事件。甚至,有些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以腹痛为首发的临床表现。
这位年逾六旬的男性患者,常年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心脏可能已经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在出现腹痛、腹泻后,患者和家属都没有在意,只不过认为是普通的拉肚子而已。
腹痛不缓解、乏力明显后,才抱着“想要输消炎药”医院就诊。对于这位患者来说,多次腹泻后电解质紊乱,加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存在等原因,最终诱发了心脏异常。
只是腹泻,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夏天到了,腹泻病人也多了起来,如何避免高危人群发生腹泻,发生后如何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一,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冰箱隔夜食物尽量不食;冰镇冷饮尽量不要食用;烧烤、田螺、小龙虾等可能不干净的东西不要食用。第二,要知道有时候心肌梗死可以没有胸痛,只是腹痛;也要知道严重的呕吐、腹泻、发热、出汗也可以诱发心脏病。第三,患病时要多测血压血糖,一旦有风吹医院就诊。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4):-.
2.《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专家工作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1(5):-.
3.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写作组.中华内科杂志,,54(4):-.
4.病例来自最后一支多巴胺、部分内容参考自三甲传真。
*文章系本平台转载,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推荐阅读
1、又一抗疫护士遭辞退!原因:不符合录用条件
2、病例丨一名危重冠心病患者的救治过程
3、18种特殊类型高血压,应选用、禁用什么药?建议收藏!
4、指南
慢性冠脉综合征,从概念到管理
5、警惕:那些你不管就死给你看的胸痛!
福利来了!
福利一:「军医版」职称考试题库新升级,买就送继教学分!福利二:「人卫版」高级职称考试习题集!
好看的人都在戳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