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10月份换季气温变,哪些职业高危要防范

进入10月中旬的秋冬换季当口,天气忽冷忽热,气温波动大,早晚温差达到十几度,非常容易引发冠心病等心脏病复发,也是心源性心脏病、哮喘病人等猝死的高发季节。因此,有冠心病、高血压、哮喘病等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当心,注意一些日常生活的细节,防范猝死的发生。

A

何为猝死?

猝死指平时看上去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

B

猝死高发时段

一天中猝死发生率最高时段是6~12时,特别是晨起后3个小时内。一周中猝死率最高的是星期一。一年中冬季的猝死率最高,较夏季高近20%。

C

猝死两大原因

一是心源性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瓣膜病及心律失常等。

二是非心源性疾病,如脑出血、肺栓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哮喘、过敏、猝死症候群及毒品等。

D

猝死五大前兆

1.部分病人在猝死前有精神刺激或情绪波动;2.出现心前区闷痛,自我感觉心力不济;3.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心悸、极度疲乏感;4.表现为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5.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

这几个猝死高发时段要注意

从凌晨到上午10点这一段时间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间”。因为人在睡眠中心率比较慢、血压较低,而在醒来时血压上升,心律加快,而且体内水分流失了一夜,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因此建议年轻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常熬夜,而老年人醒后尽量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床,尽量不要在早晨锻炼。

统计表明,一天中猝死发生率最高时段是6时-12时,特别是晨起后3个小时内;一周中,猝死率最高的是星期一;一年四季中,冬季的猝死率最高,较夏季高近20%。

两大原因易致猝死 部分职业高危

引起猝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心源性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瓣膜病及心律失常等; 二是非心源性疾病:如脑出血、肺栓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哮喘、过敏、猝死症候群及毒品等。

除以上原因外,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脑卒中、心力衰竭)的患者,以及一些高压力行业工作者(如制造、金融、教育、媒体、医疗、交通运输等)也容易发生猝死,须时刻提高警惕。

急救常识包括胸外按压等三方面

一旦发现猝死患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急救分为胸外按压、畅通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方面。

胸外按压 患者取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上。按压部位为双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时施术者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频率≥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

畅通气道 解除舌后坠,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具体方法要把握三个要点,即仰头、托颌和提颏。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患者胸廓明显抬起时,松口、松鼻,使患者胸腔中的气体呼出,胸廓回落。频率10次~12次/分。有条件者可给予气管内插管行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在积极进行抢救的同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说明地点、呼救电话、事件、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等,并接受调度员的电话指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1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