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城事七旬老太心脏性猝死,50分钟后被

?

民生速读

日前,城区76岁的袁老太突发心脏性猝死,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紧急抢救,50分钟后老太脱离危险。

袁老太家住城区东安路,患有心脏病,10医院治疗并植入起搏器。7月2日一早,袁老太突然晕厥,其子赶紧将她就近送到医院急诊科。经过一番抢救,老太恢复了意识,入住该院心内科病房作进一步检查。当天下午3时许,老太坐在病床上与老伴和儿子聊天,聊着聊着突然倒下,失去意识。老太儿子赶紧跑到门外呼救,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组织抢救。

副主任医师高冬兰一马当先冲入病房,抓起老太的手摸脉,发现老太没有脉搏,呼吸异常,心电监护提示老太出现室颤,“患者为心脏性猝死!”主任医师夏文胜带领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抢救,对老太轮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并反复给予电除颤,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抢救30分钟后,老太仍未有好转,心电监护出现缓慢的室性逸搏心律,救治希望渺茫,但大家并未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一直未中断心脏按压,并反复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推注及其它综合抢救措施。皇天不负苦心人,又经过20分钟的紧急抢救,老太终于恢复了心跳,血压回升,能够自主呼吸。整个抢救过程忙而不乱、默契配合,尽管忙得筋疲力尽、汗流浃背,但是大家却由衷露出欣慰的笑容。

“病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哪怕再苦再累,我们都不会轻言放弃。”医院心内科主任夏文胜告诉记者,病人心脏性猝死,30分钟内抢救不过来的,基本就没有救治希望了,像这种坚持50分钟能够获救的,是少之又少。

起搏器即将于今年8月到期,袁老太出医院更换。老太的儿子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一再流露出对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他表示,待从上海归来,医院表示感谢。

夏文胜提醒市民,如若身边的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的状况,应快速检查其呼吸是否停止或出现异常、有无脉搏。若状态不对,应对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设法打电话或呼叫他人拨打求助。

新闻加点料

据调查,中国心脏性猝死每年的总人数居世界之首,每分钟约有2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猝死发生迅速,通常在出现症状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

有一部分几乎是闪电式的,自出现症状到死亡仅几十秒钟,谓之即时死。

据有关专家研究得出,患有这种“猝死症”的人大都外表健康,发作时没有任何预先症状或者在睡眠中死去。

发生猝死的有效营救时间非常短暂,仅为7-10分钟。然而,八成心脏骤停发生时无旁人在场,即便被发现,也很难在7-10分钟内给予有效治疗。

预防心脏性猝死我们能做些什么1注意睡姿保护心脏

睡姿对心脏保护有重要意义,如右侧面屈膝而卧的睡姿,对心脏的压力就比较小。

2减少加班熬夜

中青年心梗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脑力劳动者,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所以一定要避免长时间加班熬夜的情况。

3避免久坐不动

爱好静坐和较少运动的人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相比,其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要高倍。久坐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4科学运动

运动是把双刃剑,并不是所有运动都有益健康。为了有效地提高心脏能力,必须科学运动。而科学运动必须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去制定运动方案。

5调整心态

戒烟限酒,不暴饮暴食,学会释放压力,调整心态也是保护心脏的必要措施。

新闻哥提醒

心脏性猝死是生命的“快刀杀手”!

正值入暑时节,是心脏病患者猝死的高峰期,我们更需要加强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意识,防患于未然!生命不是儿戏,快扩散周知!

本期编辑:窝窝榕

悦读姜城精彩,尽在姜堰新闻

添加朋友→查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11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