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坚持创新助力老龄健康老年医学科新华医院2

免费爱奇艺会员vip账号密码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3/115933.html
                            

科室概况

上海交通大医院老年医学科是上海市最早成立、规模较大的老年医学专业学科之一,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二级学科,是上海市老年ICU质控组长单位,也是首批国家级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以开展衰老相关的生命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老年医学人才为宗旨。科室现有医生37名,其中高级职称占40%,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老年医学科设有五个病区及独立的重症监护室(ICU),以内科为基础,分设老年心血管病、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及老年危重症等亚专业,各亚专业配以精良的专业技术骨干,为老年患者提供规范化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ICU病区拥有一支专业化的ICU医护队伍,可独立开展深静脉置管术、气管插管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高级生命支持(有创、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临床技术。

学科规模

老年医学科多年以来在老年人常见病和危重症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着力于老年心血管病、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和老年危重症的诊治,并开设相应的专科门诊。科室的ICU病区,可独立开展多项危重诊疗临床技术,极大地提升老年人危重症的诊治水平。科室还拥有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仪、除颤器、胰岛素泵、持续血糖监测系统、睡眠呼吸检测、骨质疏松治疗仪、有创无创呼吸机、支气管镜等设备,可满足常见老年病的诊断、治疗、抢救需要。科室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在实施精细化诊疗的同时,与康复科协作开展物理因子治疗、吞咽治疗、呼吸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运动疗法,并且携手营养科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的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从门诊到入院直至出院的延续性医疗保健及优质的护理。

学科建设与特色创新

学科以开展衰老相关的生命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老年医学人才为宗旨,主要围绕心血管、呼吸和运动系统衰老相关科学问题,探索发病机制和解决手段,近年紧跟老年医学发展前沿,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就老年人慢性疾病与康复医学科、营养科、临床药学部等开展多学科联合干预,实现疾病的精准治疗。

科室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近年来先后承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科技部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市局级项目6项。获得专利授权2项。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10余篇。培养的研究生中,1人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2人获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多人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及上海市优秀住院医生荣誉。

在老年心血管研究领域致力于老年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方面,着重于增龄性干细胞功能障碍对血管新生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探索。陈书艳教授团队先后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增龄性内皮祖细胞衰老、信号转导、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段俊丽教授团队围绕超声技术在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探索新方法和新技术,获3项专利。刘芳教授团队主要致力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老年冠心病防治的研究。在临床方面,心血管团队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等老年常见疾病采取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优化诊治流程。

在老年内分泌代谢领域,高艳虹教授团队聚焦于骨质疏松症防治和干细胞成骨分化领域的研究。开展骨质疏松新型防治药物的研究,获专利1项,并围绕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信号传导和激素调控机制深入探索。在临床中探索研究不同年龄人群在运动系统发育或退变过程中的特征。

在老年呼吸疾病领域,杨玲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慢性气道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致力于慢阻肺等老年呼吸病的慢病管理研究,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耐药菌感染。新医院发热门诊,组织团队申请并完成新冠专项课题研究。

研究生导师介绍

博士生导师

陈书艳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老年心血管病

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zlyy/15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