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属于连载,共30期,今天是第18期—《心电图快速入门—尖端扭转型室速》。心电图有点难,我们尽量写得通俗易懂点。希望大家有空反复多看几次吧,一次很难理解并记住的,作为临床医生,这道坎儿必须要迈。
1病因
(1)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
(2)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
a、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疟或抗原生动物药;抗组胺药;胃肠动力药;抗艾滋病药;其他:金刚烷胺、吲达帕胺、血管加压素等。
b、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最常见);低镁血症;低钙血症。
c、心动过缓:例如高度或完全性AVB、SSS。
2临床表现
反复而短暂的发作,由于发作时心室率极快,心排血量锐减,常引起眩晕或晕厥;发作时间较长可引起抽搐及一系列脑缺氧表现,晕厥时间与心动过速发作时间相一致。
3心电图特征
(1)围绕QRS波基线上下扭转:VT发作时的心电图呈一系列形态增宽的心室波,频率-次/min,节律不甚规则。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常为数秒至数十秒。
(2)频率依赖性:表现为典型的频率依赖性。
(3)T-U波异常:除Q-T间期延长外,室速发生前基础心律的心电图有T波异常、U波异常(宽大、多形等)。
4实例
心电图特征:患者因当天多次晕厥在私人门诊做的心电图,诊断不明来我院就诊。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如上,扑动波尖端围绕着基线上下扭转,频率约次/分,前后可见正常下传的P-QRS-T波群,引起室速的第一个室性早搏落在前一个倒置T波顶点之前(R-ON-T现象)。
心电图诊断: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处理
1)特发性Q-T间期延长基础上发生的尖端扭转型VT的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晕厥复发和发生SCD。方法主要包括:
a、β受体阻滞剂:首选方法。研究发现持续足量治疗后5年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对于在治疗前已有晕厥或心源性猝死的幸存者,此药对再次心脏事件发生的预防作用则相对较差。
b、起搏治疗:对于β受体阻滞剂或左侧颈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无效的患者,起搏治疗仍可控制症状。
c、左侧颈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对于β受体阻滞剂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应行高位胸左侧交感神经节切断术。
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对于反复发作的VT和室颤患者,如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起搏治疗和交感神经切除术仍不能控制,应采用ICD。
e、其他:禁用延长心室复极(延长Q-T间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少数病例对普萘洛尔无效,可考虑使用硫酸镁、利多卡因。
2)继发性Q-T延长基础上发生的尖端扭转型VT的治疗:
a、纠正或消除病因。
b、静脉补钾补镁。硫酸镁参考剂量为25%硫酸镁1-2g加入5%GS稀释至10ml,5-20min静推,必要时可重复,继以8mg/min静滴,直至QT间期缩短至0.5s左右。如硫酸镁无效,可选用利多卡因,但一般疗效较差。如仍无效,可行临时心脏起搏维持心率在次/分。
c、起搏治疗:临时心房或心室90-次/min的起搏治疗。目的是提高基础心率。本治疗一般要求持续至病因纠正为止。
d、提高基础心率:在有效起搏建立前可选用异丙肾上腺素,用量为2-10ug/min,采用静滴,维持心室率-次/min,仅适用于药物无效且无法进行临时起搏的患者,禁用于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及禁用于严重心脏病,如AMI、心绞痛和原发性高血压。
e、禁用Ia、Ic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可试用Ib类如利多卡因,但一般疗效较差。
f、尖端扭转型VT持续发作或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需用电复律终止发作,并按心脏骤停原则处理。
g、长期治疗:避免使用导致这一类心律失常的药物,一般无需使用专门的药物或装置长期治疗。
今天和大家复习总结心电图的知识,希望童鞋们转发!
第一部分:首先—你要知道的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V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后壁看Ⅱ、Ⅲ、aVF
第二部分:看图—心电图图示讲解
1.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缓
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次/分之间。在电视节目中反映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用此图来衬托紧张的气氛。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没有正常波形,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及深的T波,有点象拉开的弹簧一样一圈一圈的。
8、房颤---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
9、房扑---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相同的F波。
10、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11、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固定不变,QRS波自动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12、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P波的节律与QRS波的节律没有联系,各自维持自己的节律。此图P波次/分;QRS波只有42次/分。
13、左、右心室肥厚---特点: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通常以QRS波群电压增高为标准。
14、典型心肌缺血---特点:ST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大于0.1mv或抬高0.3mv。
15、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早期:首先T波高大,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急性期: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高耸直立T波开始降低并倒置。
近期: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ST-T恢复正常,残留坏死Q波。
第三部分:有深度的
各波形态改变对应的意义及代表的疾病
一、-P波增宽,见于: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冠心病;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房内传导阻滞;心房梗死;
二、-P波增高,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横位心;高血压、冠心病;二尖瓣病变;交界性心律;
三、-P波形态变化,见于:房性心律游走;多源性房性早搏(房早)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性并行心律合并房性融合波;双重心房心律等。
四、-P-R间期改变,见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见于心肌炎;迷走张力增高;房性早搏(房早);交界性心律;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五、-P-R段偏移,见于:心房梗死;心房复极波明显,可使P-R段压低。
六、-P-R段不等,见于;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七、-QRS波高电压,见于:左、右心室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室内差异性传导;室性早搏(室早)、室性逸搏、室性融合波等。
八、-QSR波低电压,见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肥胖、肺气肿;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心力衰竭(心衰);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
九、-QSR波宽大畸形,见于: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室早;心室肥大;高血钾;心肌炎、心肌病;室内差异性传导。
十、-QSR波形态变化,见于:多源或多形性室早;房早或房性心室颤动(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早搏与融合波并存;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并行心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十一、-Q波变异,见于:左束支传导阻滞;高度顺钟向转位;心肌梗死(心梗);心肌病;室间隔肥厚;右心室肥大;预激综合征。
十二、-ST段压低,见于:心肌供血不足;急性非Q波型心梗;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病;低钾血症;洋地黄作用;心室肥大。
十三、-ST段抬高,见于:急性心梗;急性心包炎;早期复极综合征;室壁瘤(持续抬高3~6个月);变异性心绞痛。
十四、-ST段延长或缩短,见于。低血钙:ST段延长;高血钙、心动过速:ST段缩短。
十五、-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低血钾、药物(乙胺碘呋酮、奎尼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预激综合征;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脑血管意外等。
十六、-T波高耸,见于:急性心梗超急性期;高钾血症;早期复极综合征;脑血管意外;急性心包炎。
十七、-TP融合,见于:心动过速;房性早搏。
十八、-Q-T间期延长,见于:Q-T间期延长综合征;脑血管意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心肌炎、心肌病;室内传导阻滞;酸中毒、低镁血症;奎尼丁、乙胺碘呋酮等药物;
十九、-Q-T间期缩短,见于:使用洋地黄过程中;高钾血症或高钙血症;心动过速。
二十、-u波倒置,见于;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肌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钾血症;心肌梗死早期。
二十一、-u波增高,见于: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镁血症;冠脉供血不足;药物(奎尼丁、洋地黄、乙胺碘呋酮等)、左心室肥厚、脑血管意外等。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钾血症、交感张力增高、深吸气、运动等也可见P波增高;间歇性心房内传导阻滞。
二十二、-P波低平(振幅0.05mV),见于:高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气肿、气胸。
二十三、-P波消失,见于:窦性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室传导;房颤或房扑;交界性早搏或交界性心律;阵发性室速等。
二十四、-P波倒置,见于:右位心;左心房心律。
二十五、-电轴左偏,见于:左前分支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下壁心梗;肺气肿;B型预激综合征;高钾血症。
二十六、-电轴右偏,见于:左后分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右心室肥大;A型预激综合征;前侧壁心梗;垂位心脏。
联系我们:
信康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星恒教育安徽总校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药师在线安徽总经销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